“諸位同仁,這些都是陛下的規劃,我大明久受後金禍亂,這次要一戰定乾坤。事關大明國祚,容不得絲毫懈怠······”
觀戰高橋戰役後,洪承疇對皇帝佩服的五體投地。
陛下麾下有朱全這樣的帥才,還讓他做副手,洪承疇有些受寵若驚。
當然,皇帝說的這番話,早已與他通氣。
洪承疇心領神會,覺得陛下此舉意在為自己立威。
畢竟陛下不可能長居此處,討伐後金的重擔,仍要自己肩扛。
不過他心中全無憂慮,隻要陛下給隊伍配發神兵利器,以他多年征戰的指揮能力,殲滅後金似乎不難。
洪承疇接著道:“諸位不用擔心糧餉,陛下處置了一批貪官汙吏,查抄了不少金銀財帛、糧米輜重,足以支撐遼東戰局數年之需。且陛下金口玉言,此番戰事,論功行賞,絕不吝嗇。有功者必得厚賞,封爵賜祿,榮寵加身,子孫亦蒙其蔭······”
這也是陛下授意之言。
有些話皇帝真不好說,借他的嘴說出來,效果更好。
堂下眾將心情複雜。
見洪承疇倒在了皇帝的懷抱中,他們甚至有些氣憤,暗忖:有這樣的神兵利器,就是條狗指揮,也能打勝仗,洪承疇太狗了。
可沒有人敢有異議。
“臣等謹遵督師號令,願隨督師出生入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眾將領齊聲高呼。
隨後,洪承疇神色一正,肅然道:“傳本督軍令,從即刻起,錦州城內外防務,皆交由京營接管。朱將軍,你拿本督令牌,速去接管防務,務必謹慎行事,不得有誤!”
“末將遵命!”
朱全接過令牌,轉身離開。
這自然也是陛下安排的,旨在悄然掌控局勢,為後續行事掃除障礙。
諸事議定,洪承疇當即宣布議事結束。
他手持一份名單,緩緩道:“傳以下官員議事,一個時辰後,齊聚總兵府議事廳。”
這份名單也是皇帝給洪承疇的。
洪承疇也有些納悶。
其中不乏官職卑微之人,似無資格參與如此重要議事。
他曾進言,陛下微笑回應,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這些人對遼東戰局有獨到見解,說不定會添意外之喜。
眾人都認為這是皇帝要部署作戰計劃,錦州一眾官員更是深信不疑。
太監章度傳旨時說過,陛下數日後便返京。
這明顯是皇帝好高騖遠,想用幾天時間滅掉建奴。
眾人不敢怠慢,紛紛去通知名單上自己的手下。
那些榜上有名的低級將領聽後,個個抖擻精神,還精心打扮一番,準備給皇帝留個好印象。
趁陛下有神兵利器,搏個軍功,改換門庭。
······
錦州總兵府議事廳。
朱由檢端坐主位,看著到齊的眾將官,沉聲道:“諸卿想必有所耳聞,朕在朝堂重拳出擊,狠狠地殺了一批貪官汙吏,還重組了內閣和六部。好多人暗中譏諷朕殘忍無情,可殘忍無情的到底是誰?”
“且看錢謙益。文壇敬其為泰鬥,世人讚其才華出眾,是清廉典範的好官。但僅從他京城的府中,就搜出數十萬兩白銀,還有數不清的奇珍異寶、田契、房產。
這還不算,他還慫恿國子監學子公然抨擊朝政,妄圖擾亂視聽。最不可恕的,是他勾結建奴,私通貿易,出賣朝廷利益。你們說說,朕砍了他的腦袋,是殘忍無情,還是順應民心?”
“陛下聖明!”
眾將領齊聲應和,卻感到氣氛不對勁。
進門的時候,門衛便嚴苛搜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