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鬨!”
皇太極猛地一拍桌子,怒衝衝道,“我們兄弟情深,豈能做這等手足相殘之事?你們漢人就是心狠手辣,毫無親情可言!”
範文程心中冷笑。
哼!
裝什麼仁義?
你的汗位是怎麼來的,心裡沒點數嗎?
範文程一心想要成為清朝第一權臣,隻要輔佐皇太極穩固皇權,他死後穩穩傳位太子,範家的榮華就能祖祖輩輩延續。
於是,他再次張口,言辭懇切相勸:“皇上明鑒,微臣絕非挑撥離間。《韓非子》有雲:‘愛臣太親,必危其身;人臣太貴,必易其主。’昔日唐太宗若不誅建成、元吉,何來貞觀之治?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方保大宋百年太平。皇上熟讀史書,當知帝王之道,在於權衡······”
皇太極沉默良久,眼中神色變幻不定。
他當然明白這些道理,更清楚皇室權力鬥爭的殘酷。
當年他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爭奪汗位時,何嘗不是步步驚心?
如今多爾袞兵權在握,又有正白旗、鑲白旗支持,確實是個巨大的威脅。
範文程察言觀色,知道皇太極已經動搖,便趁熱打鐵道:“皇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今二王兵敗,正是天意。若錯過此次良機,他日恐生變故。微臣鬥膽進言,當效漢高祖誅韓信、明太祖除藍玉之舉,以絕後患!”
皇太極緩緩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南方的天空,終於下定決心:“傳旨,召多爾袞、濟爾哈朗速來義州議事。”
範文程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揚,躬身道:“皇上聖明!”
······
“號外!號外!陛下禦駕親征,一日破建奴,錦州之圍已解,斬敵三萬餘!”“遼東大捷!前線記者親曆戰況,第一手戰報就在《大明日報》。”
清晨的北京城,報童清脆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街道上很快熱鬨起來,行人紛紛駐足,爭相購買最新一期的《大明日報》。
“給我一份!”
“我也要!”
“彆擠,人人有份!”
報童笑得合不攏嘴,手中的報紙很快被搶購一空。
前門大街上,一位白發老者顫抖著雙手捧著報紙,老淚縱橫:“蒼天有眼啊!自萬曆爺以來,我大明何曾有過如此大勝?陛下真乃神武之君!”
茶樓裡,幾個書生正高聲朗讀戰報:“陛下親率天兵於錦州城外大破建奴。高橋、乳峰山、杏山三處要隘一日儘複,斬首三萬餘······”
話音未落,茶樓內已爆發出陣陣喝彩。
“痛快!早該這麼打了!”
一個滿臉風霜的軍戶漢子拍案而起,“這些年建奴越來越猖狂,這次看他們還敢不敢來犯!”
街邊麵攤上,攤主正免費給每位顧客加一勺肉臊子:“今日大喜,老漢請客!”
食客們紛紛舉碗相慶,整個京城都沉浸在歡騰的氣氛中。
······
奉天殿上,年僅十二歲的太子朱慈烺端坐在監國位上,稚嫩的麵容卻透著一股超越年齡的沉穩。
“諸位愛卿。”
朱慈烺的聲音清亮卻不失威嚴,“父皇禦駕親征,一日之內連克三城,殲敵三萬餘,實乃我大明近年來未有之大捷。孤甚慰,想必諸位也是如此。”
殿內文武百官齊齊躬身:“陛下神武,天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