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說的這些,程富貴倒是能聽明白。
不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嗎?他懂。
可這是集中力量給皇帝辦大事,不是給程璧辦。
商人做生意,基本都是單打獨鬥。
合夥的當然有,也就是幾家而已。
原因很簡單。
人多心不齊,相互之間有猜忌,為了利益誰都不放心誰。
合夥做生意,最終能長久的實在不多。
程璧接著道:“如今的生意人,基本是散兵遊勇,而股份製,則是把錢財、人脈等全都集中到一起。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將個人的生意,變成了大家夥兒的生意。”
“個人做生意,風險太大。資金、人脈、人力等不必說了,安全也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樹大招風,眼饞的人太多,沈萬三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程富貴知道這話犯忌諱,但主子能當著他麵說出來,足以說明他們主仆關係密切。
沈萬三對明初的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
正因為富可敵國,為朱元璋忌憚,以犒軍之罪,被朱元璋擼了羊毛。
所以說,富商個人的生意做得再大,隨時都有可能雞飛蛋打。
而股份製,卻是彙集了大量股東。
要動公司,就等於是動了股東們的錢財。
就拿這個水泥股份公司而言。
有這麼多的權貴參股,而且由皇帝牽頭,其他人即使眼紅,想要打個劫,也是有賊心,沒有賊膽。
問題是彆人不敢,皇帝敢啊!
程富貴忍不住道:“大爺,您也說了,沈萬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事咱們還是慎重考慮,買一兩千股就行······”
“你不懂!”
程璧搖搖頭道,“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陛下若是動了這麼多人的銀子,他們即使不造反,也會離心離德。”
“可陛下動的人還少嗎?大爺,您······”
程富貴急了,大爺怎麼就提不醒呢?
程璧直接打斷道:“你真不懂,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陛下抄家滅族,那是那些人觸犯大明律法,甚至通敵叛國。他抄家滅族合理合法,合乎民心。現在不一樣,股份製是陛下提出來的,股東把他當做靠山。他若吞沒股東的銀子,就是公然行騙。他是皇帝,為了這麼點銀子行騙,損失太大了。而且,陛下生意普及全國,他不缺這麼點銀子······”
聽著聽著,程富貴感到主子說得好有道理,心態也慢慢穩下來了。
確實,隻要陛下真按文書上說的那樣,股份製還真是個好辦法。
有錢人可以十分放心把銀子拿出來生銀子。
放眼整個大明,有錢人太多,缺錢的反而是國庫、內帑。
單說京城,身家超過百萬兩的,就超過三位數。
這還是明麵上的。
暗地裡,好多有錢人的地窖裡,誰知道藏了多少銀子?
財不露白的道理誰不知道。
而且,如今大明投資賺錢的生意就那些,手太稠。
摻和進去也賺不了幾個錢。
想要賺得多,就得上下打點,來薅朝廷的羊毛。
這些人的墳頭草都幾丈高了,誰還敢在這位爺眼皮底下敢這種滅族的買賣。
於是有錢人寧願把銀子放在地窖裡,也不會拿出來做買賣。
這些銀子也就成了死錢,跟土疙瘩沒啥分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