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朱由檢放下手中的奏疏,長長舒了一口氣。
他麵前攤開的是一份來自陝西的奏報,上麵詳細記錄了今年紅薯、土豆和玉米的產量。
紅薯畝產兩千多斤,土豆一千多,玉米接近一千。
係統內的種子就是好,可惜化肥、土質等因素限製了它們的產量。
不過也很不錯了,至少百姓有了果腹之食,在這個天災連發的年代,這些農作物的作用不言而喻。
朱由檢拿過一個記事本,將推廣這些農作物的想法記錄下來。
等和內閣、六部商討,用具體細則來推廣。
朱由檢的目光落在另一份奏折上。
這是孫傳庭從河南發來的捷報。
韓虎、陳梟臥底成功,二十萬農民軍已經順利繳械投降,像劉進忠等罪大惡極者直接斬殺,其餘人等正分批押往遼東,為遼東建設做貢獻。
在朱由檢這兒,沒有殺人放火金腰帶。
妄想招安當官,隻有勞改贖罪。
這也是他出征前就告訴孫傳庭的。
“韓虎這招殺一批、打一批、扶一批的計劃就是妙,成功讓二十萬農民軍放下武器,挽救了十餘萬生命······”
朱由檢微微一笑。
他從係統商城中兌換錦衣衛去臥底,數月就幫他解決了困擾大明多年的流寇問題。
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三大寇的覆滅,意味著內患基本平定。
現在,是時候集中精力發展國力了。
“陛下,張尚書求見。”
王承恩輕聲稟報。
“宣。”
不一會兒,工部尚書張國維快步走入殿中。
君臣禮畢,張國維掩飾不住的興奮道:“陛下,皇家電網在京城的首期工程已經完工,好多製造業已經全部通電······”
朱由檢眼睛一亮,問道:“效果如何?”
“驚人!”
張國維激動的聲音都有些顫抖,興衝衝道,“臣去了西城區的織造坊,通電後的織機速度提高了三倍,而且可以日夜不停運轉。按照目前的產量計算,明年我大明的絲綢產量將翻好幾番······”
“不僅如此,印刷、開采等會大幅度提高產量。”
朱由檢滿意地點點頭。
這個從係統商城中兌換出來的電力技術,終於開始發揮它的威力。
他仿佛已經看到,在不久的將來,大明的工業將領先世界數百年。
“下一步,朕要在南京、杭州、蘇州等地興建發電廠,讓一些發達地區先行發展起來······”
朱由檢走到牆邊的大明地圖前,手指劃過長江流域,滿心歡喜。
“另外,多提供原材料,讓精鋼產量提高······”
朱由檢也想過科技興國。
有係統商城,拿到高科技技術不是難題。
但民生解決不了,還會有好多百姓會食不果腹。
在這天災頻發的大明,解決不了百姓的口糧,會有更多餓肚子的百姓造反。
如此,大明朝就會進入不斷剿匪的怪圈中。
所以,朱由檢隻是在商城內購買了高級煉鋼技術,係統送了一座大型煉鋼廠。
人員設備自帶,接通電,進來原材料,直接就能開工。
想要發電廠等工業順利,必須有高質量的鋼材。
決不能在這上麵拖後腿。
張國維興衝衝道:“回陛下,鋼廠日產精鋼五千斤,質量遠超以往。兵器局正商議用這些精鋼打造新式火銃,說射程和精準度肯定會有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