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
幾十門榴彈炮的怒吼聲震耳欲聾。
那段新修的城牆在三輪炮擊後,已出現明顯裂痕。
“快,調集人手,準備把城牆缺口堵上······”
鄭夢周聲嘶力竭地大喊。
然而為時已晚,在炮火反複轟擊下,一段十餘丈長的城牆轟然倒塌,揚起漫天塵土。
“殺!”
三千明軍舉著步槍開始衝鋒,從缺口衝入城內。
鄭夢周見大勢已去,帶著殘兵從西門突圍,往平壤方向逃去。
······
“大王,不好了,明軍登陸殺過來了······”
左議政李景稷滿臉焦急,腳步踉蹌衝進王宮內。
“什麼?明軍這麼快就登陸了?”
李倧本來和官員們商討對策,如何熄滅明軍怒火。
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大驚失色,頓時感到天塌了。
“李順水是乾什麼吃的,明軍從仁川登陸,他就是罪魁禍首······”
李景稷道:“大王,明軍不是從仁川登陸,是從新義州登陸,如今定州已經失陷,平壤危矣······”
李倧呼吸一滯,滿臉不可思議,聲音顫抖道:“快說,到底是什麼情況?”
“大王,根據前方送來的消息,至少五萬明軍從新義州登陸,大明皇帝朱由檢禦駕親征,他們裝備精良,火器強悍。定州城牆就是被火炮轟倒的,咱們的將士,根本擋不住明軍······”
又是禦駕親征?
李倧腦子裡嗡嗡嗡直響。
上次朱由檢禦駕親征,大清滅國,多爾袞逃到朝鮮鹹鏡北道,以惠山為據點苟延殘喘。
這次他又禦駕親征,莫非朝鮮也要滅國?
後悔啊!
當初如果不遺餘力,把多爾袞的殘兵趕出朝鮮哪有今日之禍。
“諸位愛卿,如今明軍已攻下定州,正向平壤進發。我朝該如何應對,請暢所欲言。”
一陣沉默後,兵曹判書金自點率先出列道:“大王,臣以為應立即調回仁川守軍,全力阻擊明軍。明軍雖強,但遠道而來,補給困難。我軍若集中兵力,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荒謬!”
李景稷厲聲打斷道,“與明軍正麵交戰?你這是要將朝鮮推向萬劫不複之地。而且,仁川守軍調回,明水軍就會在仁川登陸。我軍背腹受敵,那才是滅頂之災!”
金自點毫不退讓,據理力爭道:“那依李大人之見,難道要開門投降不成?”
“誰說要投降了?”
李景稷厲聲斥責,隨即轉向李倧,深深一拜,道,“大王,臣建議,立即派使者與明軍議和。”
“明軍此次出兵,名義上是剿滅多爾袞,為使團報仇。我們隻需表明願意配合明軍剿滅清軍殘部,或許能化解這場兵戈。畢竟從唐開始,我們就與漢人建立了友誼······”
大殿內頓時議論紛紛,都覺得這個建議不錯。
李倧當即派李景稷為使,向明軍示好。
·······
定州陷落的消息傳到平壤,全城震動。
平壤留守李時白緊急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對策。
“明軍來勢洶洶,定州半日即破,我軍應固守待援。”
一位文官建議道。
“不可!”
武將金童反駁,“明軍擅長攻城,若坐以待斃,必重蹈定州覆轍。不如主動出擊,趁其立足未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