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點想法的,但是還是要在琢磨一下,你們先說著,我去看看我那些雜書。”
禦景晏是知道她要乾什麼去的,也沒有阻攔,慕曉曉回到屋子裡進了空間。
還好穿越前她準備了很多的資料,現在她是萬分慶幸在現代有了那樣的奇遇,給了自己足夠的資本,讓她可以過的不那麼辛苦。
資料找的很快,看到資料裡寫的地窨子,慕曉曉感覺這個就和現在弄的地窖一樣。
看著手裡整理好的資料,慕曉曉也算安心些,隻要過了今年冬天,他們的北陵郡會越來越好。
禦景晏看著滿臉喜色的慕曉曉就知道事情可以解決了。
“有辦法了!”
禦景晏問的很肯定,慕曉曉笑著點頭。
“嗯,是地窨子,就是有些像地窖,在地下挖一個長方形的土坑,再立起柱腳,架上高出地麵的尖頂支架,上麵在覆上磚瓦或是乾草就好,也可以留出窗戶,也不影響采光。
裡麵在弄上炕,煙道就可以從柱子那邊排放到外麵,住人是沒有問題的,冬天也不會冷。”
“嗯,不錯,這樣可以省很多磚瓦,做起來也會很快的。”
禦景晏一點都不擔心這個地窨子是不是能做成功,那空間裡的東西都遠超他們的認知,這個也一定是他們成功過的。
傅將軍現在可是很信任戰王的,隻要王爺說他就會信。
“是啊,這個現在要趕快建呢,不然過幾天天冷了,地都挖不動了,這個交給有經驗的師傅就可以建好的。”
慕曉曉把這個交出去了也就不操心了,畢竟她可不是搞政治的。
北陵郡這邊的事情發展的都很順利,連邊境都很熱鬨,邊貿集市發展的也很好,漠北的人也沒有來鬨事的,漠北皇庭的人也派人往北安縣來了。
京城周圍的難民也是越來越多了,特彆是西北來的,本來有的地方還是能有點收成的,隻是難民如蝗蟲過境一樣,那些本來可以長好的莊稼都被霍霍了。
就是這樣,那些最先逃難的人,霍霍那些糧食,然後逃難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這些人也都聚到了京城。
又是一日早朝,大臣們現在也很頭疼,從景德帝自己開始減少開支後,整個皇宮裡的人也都苦不堪言,但是很好的是,這段時間皇宮裡確實是減少了很多的開支。
而省下來的糧食,也在京城各處開了粥棚,大臣們也隻能跟隨。
時間雖然不長但是現在每天也消耗不少糧食,大家氏族也不想這麼一直耗下去。所以早朝就有人開始上奏折,提議安排這些難民了。
“陛下,洛春府已經來了很多難民,京城附近已經聚集了很多人了,現在秋收已過,再不安置這些人,怕是這個冬天會更難。”
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是最了解這些的,他們一個負責安置難民,一個負責皇家粥棚,所以他們更知道,要是這些人一直在京城,那麼他們這些本還富裕的大臣,也會抗不住這些源源不斷的難民。
“臣附議,臣請陛下,儘快安頓難民!”
“臣附議,陛下,這些難民長期在京城滯留,短時間還是可以的,隻是時間長了也會有隱患。”
景德帝心裡也知道難民的安置不能這麼一直這麼拖著,但是也不好就這麼順了這些大臣的意。
“愛卿說的是,這難民長是不能時間滯留京城,可是要把他們安置到哪裡,眾位愛卿可有什麼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