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活兒,兩天半乾完。
幾輛車把劇組人員和設備等,往市區裡一拉,眾人頓時作鳥獸散。
林見鹿一下子徹底鬆快下來——打從在火車上醒過來,意識到穿越了那會兒起,他心裡的弦兒其實就是繃著的,得掙錢呀,年代難得,機會難得!
等到專輯紅了,在灣灣、在港港,都紅了,賣的很好,乃至要再拍三首歌的MV,說實在的,他就有點想鬆弦兒了。
後來純粹是兩大經紀人給他時不時就手動擰弦兒,這才奮起餘勇,到處跑宣傳、拍MV之類的,等到現在,《花田錯》的MV拍完,在他自己看來,好了,該我乾的事兒,是真的已經乾完了!
掙那麼多錢乾嘛?享受生活啊!
怎麼享受生活?花錢啊!
他約了餘謙,印象中這家夥很懂,一起逛花鳥市場去,花三百多,給老林同誌買了一隻好畫眉,又花八百,買了一套據說是好籠子、好家夥兒。
林國棟同誌其實很愛這個,年輕時候玩過,趕上特殊時期,怕出事兒,自己哭著把那畫眉放走了、籠子砸了,就留了個小碗做留念,自那以後再也沒買過,再後來結婚生子,更不用說。
買回去之後送給老林同誌,猜的不錯,老林同誌看著那畫眉,眼眶刷的一下就紅了,差點兒哭出來,以至於林媽剛說了一句,“嘿,你們爺兒倆真是,都特麼少爺秧子……”,一看林爸那個樣子,也不舍得說了。
…………
在整個東亞、東南亞上市超過九周,灣灣、港港的銷售統計,一直都算快,好不容易的,五一過後,大陸的新華書店這邊,也總算是給出了第一個準確的統計數據——截止4月5日,其實也就是上市大概前五周的樣子,《冷酷到底》在新華書店的銷售量合計285萬盒磁帶,11.4萬張CD!
統計總銷售額3538萬軟妹幣出頭!因為新華書店不打折。
簡直普天特麼的同慶!
然而事實上也不必吐槽什麼,磨岩唱片自己的分發鋪貨渠道那邊,也就大概把兩個月銷售數據給出一個粗略的統計而已——說它粗略,是因為他們幾乎隻能采用發行出去多少,截止一段時期內退回來了多少來計算差額。
其實沒什麼真的準確性可言。
不過還是已經大概可以知道,已經確定的銷量,磁帶加CD大概是有超過350萬份了——對外可以吹成400萬份了!
不消說,絕對炸裂的銷量!
據說在八十年代,國內盜版幾乎沒有,那時候是很有些過千萬盒磁帶的超級銷量的,但進入九十年代,那種銷量完全沒了,正版超過十萬盒已是暢銷!至於CD,對不住,有人買就不錯,超過一萬張,就要報道一下了!
於是五一剛過,國內各大報紙電台,幾乎鋪天蓋地全是《冷酷到底》正版暢銷超400萬盒的消息——被譽為是在盜版泛濫的情況下,一個曆史級的銷量!
相比之下,消息傳去港港和灣灣,對唱片界產生的震動其實更大——尤其港港,快回歸了呀,港港出版的唱片可以提前申請內地備案、審核和發行,不用通過所謂“引進”的方式了,到那時候,這是特麼的多大的一片市場啊!
賣再便宜也架不住幾百萬的銷量啊!
當然,回歸前還不行,“海外引進”發行,和直接算國內,隻需要提前備案,跟國內的音像社聯合就能發行,完全不是一碼事。
至少是截止到回歸前,內地400萬張銷量這種數據,大家是想都不敢想的——反過來說,內陸跑去港港混飯吃,不管是去拍電影做演員,還是當模特走秀,又或試圖去那邊簽公司發唱片,也是相當的不易。
李連結占了便宜,當初《少林寺》被運作去港港上映,他一下子成功在港人那裡留下了印象,後續一係列的電影票房都不差,成功登陸。
但除他之外,背著內地人身份的人,無論什麼行當,都還一直沒有什麼成功的範例,一直到林見鹿的忽然躥紅。
王霏不算,一來她早已隨家人落籍,二來她有個好老師,三來她一個首都大妞,自出道至今,已經連續發了七年的粵語專輯了,所以港人認可她。
林見鹿絕對是第一個能大賣港台的內地歌手。
而且他不是簡單的去港台混,他是立足內地大殺四方的同時,還在港台混到了幾乎是歌手的頂——港台的各路報紙雜誌,早就已經紛紛在討論,他是四大天王之後的新一代天王了!隻不過還有很多報紙不認他內地人的身份,堅稱他隻能算是一號超猛的過江龍而已!
但這些之於蝸居首都的林見鹿而言,卻是根本不在意了。
…………
5月8號,顧常衛回來後約喝酒。那就喝酒唄。
一桌子人來的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