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過來,林見鹿在港港呆了差不多一周的樣子。
錄了《禮物》,喝了大酒,而且是兩頓,見了不少品牌方,拍了足足一整天的硬照,還見了三家媒體,訪談。哦,對了,還應下了一篇2000字小作文。
6月30日,港港這邊的電台邀請了BEYOND樂隊三人組,做訪談。
黃佳駒去世三周年祭日。
雖然即便他活著的時候,在港港這邊也沒有太紅,這邊太沒有搖滾的土壤了,但好歹也是拿過勁歌金曲的,在港台歌壇上,到底也是一號人物,甚至於,越是離開港港,他和BEYOND的影響力就越大,算是港港樂壇的牌麵之一了。
三周年,當然不乏傳媒和歌迷要祭奠一下、追憶一下。
電台節目行將結束的時候,很突然的,主持人簡單的幾句介紹之後,竟是忽然播放起了《禮物》——一份送給逝者的禮物。
節目的聽眾應該說並不算太多,一來隻是電台,二來黃佳駒一去,隻剩下其他三個人,在歌迷中的號召力頓時就幾乎是到了十不存一的程度。
然而,《禮物》一經播出,卻是迅速引起巨大的反響。
它所受到的關注,甚至已經遠遠超出了“紀念黃佳駒”這件事——不少聽眾隨後就打電話到電台,要求重播,但電台回複,這支歌是經過林見鹿特意協助溝通,滾石唱片由專人負責拿到電台來播放,播放完隨後已經收回了。沒有授權,也沒有音源,在歌曲正式發行麵世之前,是不可能再播放了。
第二天,全港熱議林見鹿新歌大合唱懷念黃佳駒。
帶子拿不到,但港媒這邊的能量還是很大的,拿到了歌詞,也拿到了這首歌錄製過程的基本情況。於是大書特書。
有數家報紙,甚至列出每一名參與錄製的人的照片,附上了履曆簡介。又請了行家來,逐字逐行的剖析歌詞中的深意與詩意。
並且,多數參與了報道的媒體,幾乎無可避免的提到了這首歌的創作過程——據說是林見鹿在滾石唱片幫彆人製作新歌,午飯時與人聊到黃佳駒,心有所感,隻花了十分鐘,就寫完了整首歌的詞曲,堪稱文不加點,才華儘顯!
而據正好聽到了《禮物》的聽眾講,這首歌聽起來大氣磅礴卻又非常溫暖勵誌,而且那麼多歌手的聲音放到一首歌裡,各具特色,卻非但沒有讓這首歌變得雜亂,反而卻讓它聽起來更具有一種特殊的力量感。
對了,還有港媒大聲疾呼:我們港港的傑出音樂人,傑出樂隊,家駒的祭日,卻要由一個內地音樂人,號召內地歌手、灣灣歌手一起來創作作品紀念,我們港港那麼多的音樂界同行,你們都在做什麼?幸好鹿仔有心,還記得邀請了霑叔和國榮,不然要讓港港音樂界的臉往哪裡放?
…………
後來臨離開前,林見鹿還又特意打電話約了關芝琳一次。
飲茶,閒聊。
本意隻是一次正常的社交,畢竟人家主動約了好幾次了,而林見鹿在攝影棚裡拍照也拍得有點膩歪,需要一張美好的麵孔幫自己醒醒盹兒。
結果很意外,跟他過去所聽說到的那個關芝琳,有點不大一樣。
她的風評……無論當下,還是後世的網絡上,嗯,幾乎儘人皆知。
美貌是公認的,但與此同時,各種負麵的傳聞鋪天蓋地。
然而真實所見,她成熟了好多,並不像傳言和八卦中的那樣,什麼愛錢啦,什麼愛虛榮啦,等等這些,從她的談吐中,林見鹿完全沒有感覺到那種淺薄。
反而聊到了人生。
林見鹿能清楚地感知到,儘管當時當下的她美貌依舊,但多年浮華之後,她似乎是正在充滿了對於人生的迷茫。
而當她聊起這些的時候,目光空洞且渺遠,簡直美極了。
隻可惜,林見鹿自認自己沒資格幫人家解惑。
人家美了三十年了,紅了大十幾年了!
林見鹿才剛帥了半年,才剛紅了三個來月而已!
他不空洞、不空虛、不迷茫,也不無聊——他隻盼著趕緊把手裡應下的和該做的工作做完,然後回首都去,繼續過自己的退休生活。
而且,已經認識媛媛了,你想,冰冰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