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裡啪啦——”
小院門外突然響起一陣震耳的炮仗聲。
正在屋裡打掃衛生的眾人麵麵相覷,正琢磨著是誰來了時,鄭逸連忙快步走出去查看。
隻見苗疆公主捂著耳朵站在一旁,眉眼彎彎地看著小龍往空地上扔炮仗,火星子在暮色裡劈裡啪啦炸開,映得她臉頰微紅。
鄭逸剛想上前打招呼,苗疆公主卻先開了口,語氣帶著幾分俏皮:
“喲,鄭大記者,我們不請自來討杯喜酒喝,不會不歡迎吧?”
她眼尾微挑,笑意裡帶著苗疆女子特有的爽朗,身後的小龍還在專注地擺弄著剩下的炮仗,引線燃燒的滋滋聲混著她的話音,讓這小院瞬間更加熱鬨起來。
鄭逸見狀連忙拱手,語氣熱忱:“稀客,真是稀客!快請進屋裡坐!”
苗疆公主也不推辭,牽著小龍便邁步走進了院子,裙擺隨著步伐輕輕晃動,自有一股颯爽氣度。
剛剛進到院子裡,蘇俊便笑著對苗疆公主說道:“這也是奇了,你倆個是怎麼知道這裡的婚禮的……”
苗疆公主笑意盈盈道:“這有何難?聽聞你要去‘聚福樓’赴婚宴,陸所長聽了立刻安排安保事宜,蘇先生竟還不知?你這一舉一動牽扯著多少人的心呢!我稍一打聽便知曉了。”
蘇俊聞言,連連感慨:“哎!這實在過意不去……我本想低調去低調回,怎料又要勞煩大家,唉,真不該如此啊!”
苗疆公主神色鄭重起來,語氣帶著幾分懇切:“蘇先生,您可千萬不能這麼想!我們這麼多人都是因您才凝聚在一起的,要是您出了什麼意外……除了您,誰還能有這樣的凝聚力和能力盤活這局麵呢?”
“您沒看見嗎,現在這小鎮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化著——龍龍前幾天還說,不過才出去十多天,這裡的樓房又拔高了,道路又延伸了,街上的車輛也更多了。”
“再這樣發展下去,不出半年,怕是連我們自己都快認不出這還是華夏的地界了!所以呢?陸所長這麼做是應該的……”
蘇俊聽完苗疆公主的一番話,連忙擺手謙辭:“公主過譽了,這世上離了誰,地球不都照樣轉嗎……”
苗疆公主卻認真地搖搖頭,語氣篤定:“那可未必。這小鎮在曆史長河裡轉了幾百年,哪有過如今這般翻天覆地的變化?依我看,要是沒有蘇先生,就算再給它一百年,怕還是老樣子呢!”
蘇俊正要開口回應,跟在苗疆公主身後的鄭逸突然插話,語氣裡帶著幾分感慨:“蘇先生,公主這話我十分讚同。我在雲南去過的地方也不少,那裡滿眼都是吸食鴉片的人,整個地方毫無生氣,看不到一點活力……”
小龍聽了鄭逸的話,連忙點頭附和:“鄭記者說得對,不光是雲南,全國大多都是這樣呢。”
鄭逸聞言,忍不住長歎一聲,語氣裡滿是感慨:“是啊……所以蘇先生,這也是我心甘情願留在這裡的原因之一。”
“哎喲喂!新郎官,大夥兒忙乎一下午了,咋還不準備去開席呀?想把我餓扁不成?”金老四扛著梯子從屋裡出來,嗓門洪亮地嚷嚷道。
鄭逸連忙應聲:“好!好!好!我這就去喊她們,這就走!”
須臾,
鄭逸陪著楊秀琨從內室步出。
眾人目光霎時被楊秀琨的裝扮攫住——她身著一襲烈焰紅真絲旗袍,領口滾著墨色蕾絲花邊,赤金纏枝紋盤扣如跳躍的火苗,在燭影下明明滅滅。
旗袍緊裹身軀,將肩線、腰線、臀線勾勒得玲瓏有致,開衩直至大腿根,行走間紅色綢緞翻湧如浪,襯得露出的肌膚雪白似玉,宛如雪地裡怒放的紅梅,美得驚心動魄。
金老四見狀,咧嘴笑道:“我說怎麼半天都不提開席呢!敢情鄭大哥對著嫂嫂多看兩眼就飽了呀!”
金老四這話惹得眾人一陣大笑,鄭逸的臉“唰”地紅到了耳根,手足都有些無措。
楊秀琨輕輕挽著鄭逸的手,轉而對金老四彎起眉眼,聲音帶著笑意:
“金兄弟就愛拿我們打趣。不過說起來,倒是要謝謝你忙活這麼久,等下可得多吃幾杯喜酒,就當是罰你這張巧嘴了。”
她語氣輕快,既化解了鄭逸的窘迫,又帶著新娘的嬌俏,惹得眾人笑聲更歡了。
聚福樓的雅間裡,
一張圓木餐桌上鋪著藍白格子桌布,幾道菜已齊齊擺開。
青瓷碗裡的汽鍋雞正咕嘟冒著熱氣,雞肉燉得酥爛,湯麵上浮著金黃油花,竹蓀和香菇的香氣混著三七的藥香,在暖黃燈光下悠悠飄散。
旁邊一盤炒餌塊油亮誘人,切成薄片的餌塊裹著肉絲、青蒜和胡蘿卜絲,醬油的焦香混著米香,讓人直咽口水。
白瓷盤裡的涼豌豆粉堆得像座小山,澆著紅彤彤的油辣子和翠綠芫荽,酸辣味直往鼻尖鑽。
宣威火腿蒸豆腐上,薄如蟬翼的火腿片浸出鹹香油脂,滲進嫩滑的豆腐裡,配著旁邊一碟金黃酥脆的乾煸洋芋絲,光看色澤就叫人食欲大開。
剛炒好的青蛙抱玉柱還在鐵鍋裡滋滋作響,蒜苔的鮮嫩裹著蠶豆的清香,而一碗清清淡淡的苦菜湯漂著幾點香油,為這桌菜添了幾分清爽回甘……
隨著新菜陸續上桌,席間漸漸熱鬨起來。
鄭逸夫婦端著酒杯走到蘇俊與莫雨薇麵前,淺淺抿過酒後,鄭逸趁機正色問道:“蘇先生,關於咱們安辦今後的報紙,不知您有什麼具體要求?”
蘇俊見他神情懇切,放下筷子認真道:“本不該在宴席上說工作,但既然你問了,我就談談想法。”
“辦報的核心宗旨,我認為要牢牢抓住兩點——一是實事求是,二是以科學精神為引領。”
“新聞報道必須立足事實,不誇大、不歪曲,像照鏡子一樣還原真相;同時要以科學理念辨明是非,無論是民生議題還是發展規劃,都要用理性思維剖析,讓讀者看到客觀規律下的真實圖景。”
“這既是報紙的立身之本,也是咱們要向民眾傳遞信心的橋梁。”
喜歡民國的先生請大家收藏:()民國的先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