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沁著刺骨涼意,
蘇俊赤腳在屋內來回踱步,腳底與地麵摩擦的沙沙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
疤臉叔望著他緊鎖的眉頭和急促的步伐,心疼地拾起布鞋追上去:"姑爺,地上冷,把鞋穿上..."
話音未落,蘇俊忽然停下腳步,蒼白的嘴唇微微顫抖,喃喃自語著:“必須建立標準化流程……傷員分類要有規範,急救操作得講科學……”
他攥緊拳頭,仿佛要將那些現代醫學準則從記憶深處拽出來,深邃的目光裡燃燒著迫切與焦灼。
蘇俊猛地駐足,雙眼驟然發亮,像是被閃電劈中般豁然開朗。
他重重一拍大腿,聲音裡帶著破局的興奮:“物資!充足的醫療物資是關鍵!”
可轉瞬眉頭又擰成死結——在這戰火紛飛的年月,常規西藥和器械無異於天方夜譚。他急促踱步,突然眸光一亮:“中藥!老祖宗的方子能解燃眉之急!還有安南,那裡或許能打通物資渠道!”
時間容不得半點耽擱。
蘇俊踉蹌著衝向書桌,打翻的墨水瓶在案頭洇開一片烏色。
他抓起鋼筆,筆尖懸在宣紙上方微微發顫,腦海中飛速羅列所需物資清單:止血鉗、消毒棉、消毒藥水、簡易輸血裝置......潦草的字跡力透紙背,寫完最後一筆。
他立刻對著疤臉叔說道:“迅速按這個地址,發報給馬丁教授,就說急需醫療器械,務必以最快速度采購!”
窗外的陽光斜斜照在他緊繃的後頸,蒸騰的熱氣在寒夜裡凝成細密的水珠。
望著疤臉叔匆匆消失在門口的背影,蘇俊腦海中突然靈光乍現。
他想起金老爹庫房裡那些熬製好的中成藥,又想到前線亟待救治的傷員,此刻唯有傳統中藥能解燃眉之急。
而此刻,
最精通藥理、能調配出這些救命藥的,就隻有金老爹的了。
蘇俊胡亂套上長衫,紐扣都來不及係好就奪門而出。
他踩著滿地霜花,朝著金老爹的藥鋪疾步而去,心裡盤算著:得儘快讓金老爹再籌備藥材,再想辦法改良熬製工藝,讓藥效更快發揮……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在房屋間快跑。
晨光熹微,
小伍蹲在井邊清洗小蔥,
指尖沾著的水珠在青石板上暈開細小水痕。
忽聽得一陣急促腳步聲由遠及近,抬頭隻見蘇俊衣襟歪斜、發梢微亂,像被火燒著般直奔父親的藥鋪診室。
他心裡"咯噔"一下,手上動作愈發利落,三兩下將洗淨的芫荽、薄荷碼進竹籃,朝廚房喊了聲“娘,菜放案上了。”便小跑著跟了上去。
藥鋪木門半掩,藥香混著炭火氣息撲麵而來。小伍剛把耳朵貼上門縫,就聽見父親沙啞的聲音傳來:“賢侄放心,我這就按祖傳方子配紅藥,專治槍傷腫痛!”
"紅藥?"蘇俊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在他的認知裡,雲南白藥早已聲名遠揚,但這"紅藥"卻聞所未聞。
金老爹端起粗陶茶碗,輕啜一口濃茶,蒼老的麵龐上泛起一抹微笑:"世人隻道雲南白藥獨步天下,卻不知它還有姊妹——黑藥與紅藥。”
“尤其是這紅藥,知曉者寥寥,卻是專治外傷的良藥。”
“比起白藥,它的藥力更猛,止血生肌、活血化瘀的功效更勝一籌,隻是製法繁瑣,流傳不廣啊。"說罷,他輕輕搖頭,眼神中透著幾分惋惜。
蘇俊目光驟然銳利,急忙追問:“老爹既說紅藥功效更勝,如今全力配製,那有何難處?”
喜歡民國的先生請大家收藏:()民國的先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