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櫃底部懸空三寸,以四根雕花銅柱支撐,既保留了民國傳統家具的精巧,又暗藏現代設計的利落感。
“蘇先生真是好巧思!”
木工師傅撫著山羊胡讚歎,伸手推開中間那扇櫃門,內部竟分作三層可抽拉的屜格,最底層還暗藏滑輪軌道,
“您瞧這機關,我是照著西洋留聲機的轉盤琢磨的,取放碗碟省力得很。”
莫雨薇指尖劃過櫃麵流暢的弧線,忽然在轉角處摸到淺浮雕的纏枝紋,古樸的藤蔓與現代感的切麵奇妙交融。
她轉頭望向倚在門框的蘇俊,對方正摩挲著牆上預留的鐵架——那是為懸掛炊具設計的,在民國廚房尚屬罕見。
“這些銅件費了老鼻子勁,這是我專門去找老鐵匠打的。”
木工師傅從工具箱摸出個布包,展開露出幾顆螺絲釘,“這是雲南府洋人鋪子的稀罕物,說是什麼‘標準件’,我照著做榫卯,才把這櫃子搭得嚴絲合縫。”
蘇俊笑著拍了拍師傅肩膀,目光掃過灶台邊預留的水管接口孔洞——這個時代的人,有的地方還不知道自來水是為何物,但他已預見未來生活的模樣。
莫雨薇忽然從屜格裡抽出張圖紙,邊角還沾著灰漬,正是蘇俊設計時的草稿,此刻變成觸手可及的實物,她眼眶微微發燙:“比我夢裡的樣子,還要好上十倍。"
正當三人沉浸在欣喜中時,後院突然傳來“咚”的一聲悶響。
木工師傅臉色驟變:“壞了!後頭還堆著給博古架備用的榫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俊和莫雨薇對視一眼,快步穿過天井。隻見新製的榆木博古架歪在牆角,幾片雕花欄板散落在地,一名年輕學徒正慌慌張張地扶架子,額角還蹭著木屑。
“不礙事。”
蘇俊彎腰撿起欄板,指腹摩挲著受損的纏枝紋,“榫卯結構沒散,修補起來不難。”
他話音未落,莫雨薇已蹲下身,從散落的零件裡翻出個銅製暗扣,眼睛瞬間亮了:“這不是我們設計的機關鎖嗎?”
原來博古架內側藏著個夾層,需用特定銅扣嵌入凹槽才能開啟。木工師傅抹了把汗解釋:
“本來想給二位留個驚喜,誰承想……”
蘇俊卻饒有興致地研究起銅扣的咬合設計,民國匠人竟將他圖紙上的現代機關,用傳統鑄銅工藝還原得絲毫不差。
“試試這個。”
莫雨薇從發間取下銀簪,順著銅扣縫隙輕輕一撥。隻聽“哢嗒”輕響,夾層應聲而開,露出內裡整齊排列的抽屜。
最上層還墊著防潮的油紙,顯然是特意為之。“這是給你放機密文件用的?”莫雨薇歪頭笑道,指尖點了點抽屜內壁刻著的"sj"——正是蘇俊名字縮寫。
暮色不知何時漫進院子,木工師傅提著燈籠準備告辭,臨走前神秘兮兮地從工具箱掏出個物件:“差點忘了,這是照著二位說的‘調料盒’做的。”隻見紅漆木匣打開,內部分成十二個小格,每個格子都嵌著可旋轉的黃銅標簽,刻著“花椒”“八角”等字樣。
“轉這裡就能開合。”
師傅演示著轉動標簽,格子應聲彈起,驚得莫雨薇捂住嘴:“和百貨公司賣的西洋八音盒原理好像!”
蘇俊笑著往她手裡塞了把冰糖,看她興致勃勃地往格子裡分裝調料,暖黃的燈籠光暈裡,新家具的木香混著冰糖甜香,把這個意外插曲釀成了獨屬於他們的溫馨回憶。
喜歡民國的先生請大家收藏:()民國的先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