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看著網上對自己的點評。
憤怒的情緒讓華晨臉上的每一塊肌肉都在顫抖。
“啪~”
華晨將桌子上的東西發泄一般的摔在了地上。
“陸成,一定是陸成在搞鬼!”
“陸成在報複之前我的采訪!”
“可惡啊,為什麼你們寫不出《逃離大英》一般優秀的劇本,非要讓我演這個爛劇”
經紀人看了看華晨,一聲沒吭。
就華晨這形象演文物短劇,演什麼?演馬桶搋子嗎?
彆說,還還真有點像。
“告訴芒果台,我要封殺陸成”華晨咬著牙道:“不然我就讓我大伯取消所有對芒果台的讚助,另外告訴李明,這一次如果不把陸成封殺掉,我就讓我大伯公開一些視頻...”
華晨的大伯乃是十幾年前某省的礦產龍頭。
而芒果台發展初期就是在華晨的資助下才有了如今的地位,而李明作為芒果台的台長和華晨的大伯接觸頻繁,自然被掌握了一些深度綁定的把柄。
“陸成可是林氏娛樂的人,而且林氏娛樂現在搞的魔都影視城項目如荼如火....”經紀人開口道。
但此時的華晨哪管的了這些,麵目扭曲道:“我不管,我不想在娛樂圈見到陸成那張臉!”
....
《霸道總裁私下是大明星》這部短劇,成為了短劇曆史上第一部虧錢的短劇。
於是為了減少風險,很多公司也在有意控製起拍攝短劇的成本。
短劇成本原本就不高,再加上縮減成本。
一時間,網絡上的短劇質量開始魚龍混雜起來。
甚至出現多部短劇統一場景,甚至道具都是一樣,造成了觀眾們的觀看體驗急劇下降。
而且越來越多的短劇存在模板化,套路化。
相同的場景,相同的情節,換了幾個麵孔後就是另一部新的短劇了。
短短時間,短劇的市場規模開始極速萎縮。
而那些拍攝短劇的演員無疑都被打上了浮誇的標簽,限製了這些演員在正劇路上發展的上限。
與此同時,
不少趁機撈金拍攝了短劇的明星,風評也急劇下降。
短劇拍攝的周期短,快則一周慢則一個月,拍攝完即可上映。
但是當這些明星發現拍攝了兩部短劇之後,演的正劇上映之後觀眾們反而不買賬了。
對於已經成名的藝人來說,這無疑就是丟了西瓜揀芝麻。
反應過來後,大批的藝人明星開始拒絕短劇,試圖撕下短劇演員這個標簽。
但這個標簽如同一副狗皮膏藥,一旦貼上就很難撕下去。
而此時,
眾人驚訝的發現,有一家公司卻成了這場風波的最後贏家。
那就是林氏娛樂。
林氏娛樂推出的《好一個乖乖女》和《本宮駕到》,以及後續的短劇,每一部都是極為的精品,不但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名聲還賺到了。
而且,林氏娛樂選用的短劇演員也都是新人,也不怕觀眾會為演員打上什麼標簽。
陰謀的氣息蔓延開來,最後眾人更是將矛頭指向陸成。
可以說,一時之間陸成得罪了大半個演藝圈。
而不僅如此,音樂圈一場有關於陸成的圍剿已經漸漸形成。
由芒果台帶頭,聯合華夏金曲獎,舉辦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音樂人盛典。
邀請所有華夏知名的歌手,創作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