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壽春的商市在正午的驕陽下蒸騰著熱氣,張良手搖折扇穿過人群,袖口的玻璃商徽在陽光下折射出細碎的光。他刻意放慢腳步,聽著街頭巷尾的議論:"聽說了嗎?雲台商社又在收奴隸......瘋公子這是要斷了貴族的活路啊!"話音未落,前方傳來皮鞭抽打的脆響,伴隨著少女的哭喊聲。
"讓開!讓開!"一名錦衣管家揮舞著青銅鞭,驅趕著三名蓬頭垢麵的奴隸。少女被鐵鏈拴住脖頸,踉蹌著摔倒在張良腳邊,露出手臂上的舊鞭痕——那是用燒紅的青銅烙印的奴隸標記。
"怎麼回事?"張良俯身扶起少女,折扇輕抬管家的下巴,"這姑娘犯了何罪?"
管家瞪著他腰間的玻璃商徽,認出是雲台商社的人,語氣稍斂:"犯了偷盜罪,按律當賣為奴。"
"偷盜?"張良挑眉,從袖中取出一塊"蒙氏天皂","我這皂角能辨善惡,讓她洗洗手指如何?"不等管家回答,他示意隨從捧來清水,將皂角放入少女掌心。
圍觀人群發出驚呼——少女指尖剛觸水,竟泛起淡紫。管家臉色驟變,後退半步撞翻貨攤。張良冷笑:"碘化鉀遇澱粉變藍,她偷的是米糧吧?"他轉向圍觀百姓,"諸位可知,楚國舊貴族私設公堂,隨意定罪,多少良民被逼為奴?"
"張先生明鑒!"少女突然叩頭,額角磕出血痕,"我娘病重,我隻是想偷把米......"她扯下破布,露出懷裡半塊發黴的餅,"求您救救我娘!"
人群中響起噓聲,管家試圖溜走,卻被張良的隨從按住。"按大秦律,"張良展開竹簡,玻璃鎮紙壓著《廢奴令》抄本,"未經懸鏡司定罪,任何人不得私設奴籍。你且說說,這姑娘的賣身契在哪兒?"
管家顫抖著從袖中掏出羊皮紙,張良接過對著陽光轉動,紙角的熒光印記暴露了偽造痕跡:"熒光粉印鑒該是雷紋,你這狼頭標記,可是趙高餘黨的手段?"他揮手示意隨從,"押去懸鏡司,讓仙皂好好測測他的良心。"
少女被解開鐵鏈時,渾身發抖,不敢相信重獲自由。張良取出一塊玻璃鏡遞給她:"拿著,這是你的自由憑證。明日起可去雲台商社報道,學織玻璃錦緞,每月三錢俸祿。"
"錢......俸祿?"少女抬頭,陽光穿過玻璃鏡,在她眼底映出細碎的光斑,"我...我也能像巧兒姐那樣,穿新衣裳,送弟弟讀書?"
"不僅能,"張良輕笑,指著遠處的玻璃工坊,"等你學會用玻璃梭子,能織出比蜀錦更美的布,甚至能入太學女塾。"他頓了頓,聲音放柔,"嬴傒公子說,大秦的女子,不該被鐵鏈拴住雙手。"
消息如風般傳遍商市,午後便有數百名奴隸聚集在雲台商社門前。張良站在台階上,看著眼前烏壓壓的人群,注意到其中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抱著嬰兒的婦人。他摸出袖中的琉璃珠,珠內"良"字與商社的玻璃招牌交相輝映,想起嬴傒昨夜的密信:"奴隸不是貨物,是火種。"
"諸位!"他的聲音穿透人群,"即日起,雲台商社以十兩白銀贖一人,願入工坊者免三年賦稅,願回鄉者贈田畝種子!"他抬手示意隨從推開木箱,露出裡麵的玻璃器皿,"這些,都是你們未來的工錢!"
"張先生!"一名舊貴族騎馬趕來,身後跟著二十名私兵,"你這是煽動賤民!楚國祖製豈能容你胡來?"
"祖製?"張良折扇輕揮,扇麵展開竟是楚國舊貴族的奴隸賬本,"我這兒可有你家七年前私賣良民的記錄,用的還是趙高的狼頭印。"他點頭示意,兩名死士抬出一箱白骨,"這是從你家地牢挖出的,可需要懸鏡司驗驗?"
貴族臉色慘白,私兵們麵麵相覷,手中的青銅刀握得不穩。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喊:"瘋公子救奴!天鏡昭昭!"呼聲此起彼伏,張良看見少女站在人群前排,舉著玻璃鏡反射陽光,恍若千萬麵天鏡同時亮起。
暮色降臨時,商社門前的奴隸已減少大半,多數人帶著新領的玻璃憑證,眼裡燃著希望。張良在賬冊上簽下最後一個名字,抬頭看見少女領著弟弟走來,男孩手裡攥著塊蜜餅——那是用第一筆贖金買的。
"張先生,"少女遞上一塊粗布,上麵繡著簡陋的玻璃梭子,"這是我娘趕工做的,謝謝您......"
"該謝的不是我,"張良接過布巾,指尖觸到針腳間的熒光粉,"是那個在鹹陽宮前斬趙高的人,是那個在太學教格物的人。"他望向西方,嬴傒此刻該在司農寺批奏報,或是在工務局改良紡織機,"他讓我告訴你們,從今往後,大秦的土地上,隻有自由民,沒有奴隸。"
是夜,壽春街頭響起新的歌謠:"雲台皂,玻璃鏡,瘋公子,救奴命;織錦緞,掙銀錢,女子也能頂青天!"張良坐在商社頂樓,聽著歌謠聲漸遠,摸出嬴傒送的玻璃算珠,在掌心輕輕轉動。算珠內刻著細小的"傒胡"二字,在燭火中若隱若現,恍若兩人初次相遇時,那個裝瘋賣傻的公子眼底,藏著的萬丈光芒。
"公子,"他對著夜風低語,"你播下的火種,已經在楚地燎原了。"
商社後院,少女抱著弟弟站在玻璃工坊前,看著裡麵運轉的紡織機,玻璃齒輪的清響如溪水潺潺。她摸出張良給的玻璃鏡,鏡麵上的自己臉頰紅潤,不再是從前那個畏縮的奴隸。弟弟忽然指著星空:"姐,你看!那顆星好亮!"
少女順著他的手指望去,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拖著長長的光尾,宛如嬴傒公子的玻璃劍,劈開夜的帷幕。她握緊弟弟的手,掌心的玻璃憑證硌得生疼,卻比任何珠寶都珍貴。
"那是天鏡星,"她輕聲說,"照亮我們回家的路。"
這一夜,楚地商市的玻璃工坊燈火通明,三百名新獲自由的奴隸坐在紡織機前,用顫抖的手握住玻璃梭子。他們不知道,自己織出的每一寸布帛,都將成為大秦變革的經緯,而他們的名字,終將被刻在鹹陽宮的玻璃牆上,與星辰同輝。
喜歡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請大家收藏:()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