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太學的晨霧被銅鐘聲震散時,嬴傒正站在工造科的玻璃穹頂下。七丈高的穹頂嵌著彩色玻璃,將晨光折射成虹彩,灑在中央的蒸汽實驗台上。他掀開玄色學袍,看見三十餘名太學生圍聚在銅製氣缸旁,玻璃活塞在氣缸中若隱若現,與旁邊轉動的玻璃齒輪組形成奇異的聯動。
"公子!"太學生王猛從人堆中抬頭,額角滲著銅屑粉末,"第三版活塞還是漏氣,"他指向氣缸接縫處凝結的水珠,"玻璃與銅的密合度總差一籌。"
嬴傒蹲下身,指尖觸到微涼的玻璃活塞。三個月前他在格物堂繪製蒸汽機草圖時,連耐高溫的玻璃配方都未確定,如今卻要麵對材料結合的終極難題。"改用鉛錫合金做墊圈,"他突然想起穿越前見過的老式蒸汽機,"玻璃做活塞芯,合金包邊,"他的聲音壓過齒輪的哢嗒聲,"就像給玻璃穿件軟甲。"
工坊深處傳來低低的驚呼。舊貴族代表熊渠拄著青銅拐杖闖入,杖尖戳在玻璃地磚上發出"當啷"響:"嬴傒!你這妖器轟鳴不止,是要驚擾孔聖人嗎?"他的目光掃過滿場的玻璃器械,胡須氣得亂顫,"我大周以耒耜耕天下,何曾有過如此嘈雜的鐵疙瘩?"
"熊公可知,"嬴傒示意學生點燃酒精噴燈,銅製氣缸在火焰中逐漸變紅,"此乃"天工蒸機","他指向玻璃視窗內上下移動的活塞,"水汽推動活塞,可代萬人之力,"想起大學機械原理課的演示,他提高聲音,"若孔子見此,恐會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熊渠冷笑:"強詞奪理!人力乃天道所賜,豈容機械僭越?"
"能否僭越,試過便知。"嬴傒接過王猛遞來的玻璃量器,向氣缸注入沸水,"看好了,"他的聲音陡然專注,"蒸汽入缸,活塞上行;蒸汽冷凝,活塞下行。"
當第一縷蒸汽衝入氣缸時,玻璃活塞猛地向上頂起,帶動齒輪組發出"咯噔"聲響。學生們爆發出歡呼,王猛激動得打翻了玻璃燒杯:"動了!真的動了!"
然而,活塞運行到第三衝程時,接縫處突然噴出蒸汽,實驗台瞬間被白霧籠罩。熊渠趁機高嚷:"看!天譴示警了吧!"
嬴傒卻在白霧中笑了。他知道,這正是突破的關鍵。"拿鉛錫合金來,"他對王猛說,"按氣缸內徑熔鑄墊圈,厚度三分。"
午後的陽光穿透穹頂,照在重新組裝的蒸汽機上。嬴傒親自調試墊圈,鉛錫合金在玻璃與銅的縫隙間形成柔軟的密封層。當第二波蒸汽衝入時,活塞平穩上行,帶動一旁的玻璃水泵開始抽水,清澈的水流從管道中噴湧而出,澆滅了熊渠腳下的火焰。
"這...這水是自己上來的?"圍觀的百姓發出驚呼。一個老農用袖口擦拭眼睛:"老漢活七十歲,頭回見不用轆轤的井!"
嬴傒看著老農眼中的光芒,心中泛起一絲暖意。他想起穿越初至時,在驪山囚徒營見過的轆轤井,那時連喝口淨水都需人力,如今卻能見證機械取水的奇跡。"此乃蒸汽之力,"他對老農說,"以後礦場抽水、農田灌溉,都可用這法子。"
黃昏時分,胡亥的鑾駕意外抵達。少年皇帝被水泵的轟鳴吸引,徑直闖入時險些撞上旋轉的齒輪:"皇兄!這鐵疙瘩...會自己吐水?"
"陛下,"嬴傒遞過一副玻璃護目鏡,"此乃"蒸機水泵","他指向玻璃水箱中上下浮動的浮球,"水滿自停,無需人管,"想起穿越前的自動飲水機,他補充道,"比宮娥提水快百倍。"
胡亥戴上護目鏡,突然指著齒輪組:"那亮晶晶的輪子...像朕玩的九連環!"
就在此時,熊渠拄著拐杖上前:"陛下!此等妖器若普及,天下農夫必失業,國本將危啊!"
"國本?"嬴傒轉身,蒸汽在他身後形成朦朧的光暈,"國本在民,民本在食,"他指向水泵灌溉的試驗田,"此機可讓旱田變沃土,畝產增三成,"他逼近熊渠,眼中閃爍著冷光,"難道讓百姓餓肚子,才是保國本?"
夜風漸起,吹動工坊的琉璃簾。嬴傒站在蒸汽機前,看著王猛用玻璃筆記錄數據。銅製氣缸的餘熱透過玻璃視窗傳來,與夜露的涼意交織。他突然想起現代實驗室裡的恒溫箱,那時追求的是學術成就,如今守護的,卻是一個文明的躍升。
"公子,"陳武從校場跑來,手中攥著樹皮紙,"按您的法子,用蒸汽機驅動夯機,城牆修築效率提升四倍,"他指向圖紙上的齒輪傳動圖,"太學工造科說,這叫"動力革命"。"
圖紙在燈籠光下泛著羊皮紙的光澤,嬴傒伸手按住,指尖觸到冰冷的玻璃鎮紙。他知道,這台簡陋的蒸汽機不僅是一件器械,更是一把鑰匙——當蒸汽動力與玻璃技術結合,大秦的礦山、農田、工坊,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三日後,胡亥下旨:"太學工造科設蒸汽署,隸攝政王嬴傒節製。"嬴傒展開玻璃詔書時,陽光透過上麵的齒輪紋鏤空,在蒸汽機的銅缸上投下跳動的光斑。他看見王猛正帶著師弟們研磨新的玻璃活塞,少年們的討論聲與齒輪的轉動聲交織,宛如一曲工業文明的序曲。
當第一盞玻璃燈在工造科亮起時,嬴傒看見熊渠站在遠處陰影裡,青銅拐杖無意識地敲擊地麵。這一次,老貴族沒有上前質疑,隻是望著那台仍在緩慢轉動的蒸汽機,眼神複雜——他明白,一個依賴機械動力的新時代已經不可逆轉地到來,而那些在太學工坊中轟鳴的蒸汽與玻璃的交響,終將載著大秦駛向更廣闊的未來。
此刻,工造科的學徒們仍在連夜改良墊圈,玻璃與金屬的碰撞聲在夜空中回蕩。嬴傒望著這片閃爍著智慧光芒的場地,突然想起太學門前的對聯:"格物致知,匠心報國"。如今,這對聯不再是空洞的校訓,而是化作了眼前的蒸汽機、玻璃齒輪,以及每一個太學生眼中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渴望。這太學裡的蒸汽雛形,終將成為大秦工業革命的燎原之火,在曆史的長河中,點燃屬於科技與創新的璀璨時代。
喜歡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請大家收藏:()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