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宮椒房殿的晨霧被銅鈴聲震散時,胡姬正站在新落成的格物院玻璃穹頂下。七丈高的穹頂嵌著薔薇色玻璃,將晨光篩成細碎的光斑,灑在殿內排列整齊的玻璃紡織機上。她掀開鳳紋錦袍,看見三十餘名女官考生捧著玻璃考具魚貫而入,考具箱上的鎏金鳳凰紋在霧中若隱若現。
"娘娘,"女官王嬙捧著樹皮紙名冊跑來,額角滲著珍珠粉,"首科女官格物科應考者一百二十一人,實到百,缺考者皆為舊貴族家眷。"她指向名冊末尾的墨痕,"熊渠昨日放話,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格物亂綱常"。"
胡姬皺眉,指尖劃過穹頂的玻璃棱線。三個月前她向嬴傒提議設立女官格物科時,曾在偏殿繪製考試藍圖,那時連玻璃紡車的軸承都需反複調試,如今卻見考生們手持玻璃量器、紡織圖紙步入考場。"隨他去,"她聲音冷硬,"真才實學,從不論男女。"
巳時三刻,胡亥的鑾駕意外抵達。少年皇帝掀開明黃帷帳,看見滿殿的玻璃器械時,鎏金冠冕險些滑落:"皇後!這些亮晶晶的...都是女子玩的?"他徑直走向中央的玻璃蒸餾器,指著器內翻湧的皂基泡沫,"這能當胭脂?"
"陛下,"胡姬遞過一副琉璃指套,"此乃"天鏡格物","她指向蒸餾器旁的玻璃紡織機,"首考為"改良紡車效率","想起嬴傒傳授的肥皂製作原理,她補充道,"比描眉畫唇更見真章。"
胡亥嘖嘖稱奇,突然指著考生王嬙的考具箱:"那箱子...會自己轉?"
此時,舊貴族代表熊渠拄著青銅拐杖闖入,杖尖戳在玻璃地磚上發出"當啷"響:"胡姬!你用妖器惑亂後宮,是想讓牝雞司晨嗎?"他的目光掃過考生們的玻璃量杯,胡須氣得亂顫,"我大周以婦德為訓,何曾有過女子舞弄器械?"
"熊公可知,"胡姬示意考生王嬙上前,"此女出身織戶,"她指向王嬙手中的玻璃軸承模型,"其考題為"改良織機提花裝置","她的聲音壓過織機的哢嗒聲,"當後宮綢緞需百倍增產時,婦德能織出錦繡嗎?"
王嬙突然跪地,舉起模型:"娘娘!小人試以玻璃軸承替換木軸,提花效率可提升五倍!"
熊渠冷笑:"一派胡言!木軸乃閨閣傳器,豈容玻璃僭越?"
"能否僭越,驗了便知。"胡姬令侍女取來小型織機模型,"王嬙,當眾演示。"
當玻璃軸承裝入織機時,考生們爆發出低低的驚呼。經線驅動下,新織機的提花速度明顯快於傳統木軸,十息內便織出複雜的鳳凰紋樣。胡亥看得興奮,拍著案幾:"好!比尚服局的繡娘快多了!"
午後的陽光穿透穹頂,照在正在答題的考生們身上。胡姬巡視考場,看見有人用玻璃量筒調配皂基比例,有人用棱鏡分解染料光譜,突然想起初入宮廷時,隻能在椒房殿偷偷研習織錦的時光。那時她是深宮怨婦,如今卻在兩千年前的土地上,親手構建女性知識進階的階梯。
"娘娘,"王嬙捧著答卷上前,額角沾著玻璃粉,"小人第二題答"玻璃香水瓶真空密封法",用琉璃片與鉛錫合金熔接,"她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可否...請娘娘指正?"
胡姬接過答卷,樹皮紙上用玻璃墨水畫著清晰的密封結構圖。鉛錫合金在玻璃瓶口形成的密合層,恰如穿越前見過的真空包裝。她想起嬴傒提及的現代保鮮技術,心中泛起一陣暖意:"畫得好,"她用玻璃筆在圖旁批注,"香氛不朽,此乃格物第一要技。"
黃昏時分,熊渠帶著一群老儒闖入駐判所:"胡姬!王嬙妄言"真空密封",此乃怪力亂神,當黜其功名!"
"天道?"胡姬舉起王嬙的答卷,玻璃墨水在夕陽下閃閃發亮,"嬴傒攝政王曾言"氣可壓縮,空可存物","她逼近熊渠,眼中閃爍著冷光,"難道攝政王也在亂神?"
熊渠張口結舌,拐杖重重頓地:"你...你這是用夷狄之術亂我華夏閨訓!"
"華夏?"胡姬指向窗外的太學,"華夏之基,在包容,在進取,"她將答卷拍在判案上,"王嬙之論,勝過千篇女誡,此等人才,必錄!"
夜風漸起,吹動格物院的琉璃風鈴。胡姬站在閱卷處,看著侍女用玻璃算盤核計分數。燭光下,考生們的答卷鋪滿長案,玻璃墨水繪製的圖紙與簪花小楷交相輝映。她突然想起入宮前,母親曾歎息"女子無才便是德",如今卻見寒門女子憑技藝入朝,眼中不禁泛起淚光。
"娘娘,"嬴傒從殿外走來,手中攥著胡亥的朱批,"陛下禦筆親點王嬙為女官格物科榜首,"朱批上的玻璃印泥在燈籠光下泛著紅光,"並下旨:"女官格物科為後宮首科,來年擴招二百。""
朱批在夜風中微微顫動,胡姬接過時,指尖觸到冰涼的玻璃鎮紙。她知道,這不僅是一張錄取名單,更是一個時代的宣言——當科技知識打破性彆壁壘,大秦的後宮將不再是權力的附庸,而那些在考場上閃爍的玻璃光芒,終將如星辰般,照亮每一個女性士子的進階之路。
三日後,放榜之日。胡姬站在玻璃榜單前,看著王嬙的名字位列榜首,周圍宮女爆發出歡呼。一個老宮女拽著小宮娥的手,指著榜單哽咽:"看!織戶的女兒...也能做官!"
熊渠遠遠站在人群外,青銅拐杖無意識地敲擊地麵。這一次,他沒有上前質疑,隻是望著那片被玻璃光芒照亮的榜單,眼神複雜——他明白,一個以知識和創新為尊的新時代已經不可逆轉地到來,而那些在後宮格物院中閃耀的女性智慧,終將成為大秦文明躍升的重要基石。
此刻,格物院的工匠們正在連夜修繕考棚,玻璃鋸與青銅錘的碰撞聲在夜空中回蕩。胡姬望著這片忙碌的景象,突然想起太學門前的對聯:"格物致知,巾幗亦能報國"。如今,這對聯不再是空洞的期許,而是化作了眼前的女官考場、玻璃教具,以及每一個女考生眼中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這後宮的女官格物,終將成為大秦性彆平等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在曆史的長河中,書寫屬於女性與科技的輝煌篇章。
喜歡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請大家收藏:()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