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糊口的野菜根莖,加上偶爾撞大運得來的野味。
這些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張大山躺在夜裡冰冷的鋪板上,聽著孩子們因為營養不足而顯得有些虛弱的呼吸聲,內心如同被巨石碾過。
他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必須主動出擊,找到真正能改變現狀的突破口。
開源。
這兩個字,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思來想去,目前唯一可行、且能最大程度發揮他知識優勢的,似乎隻有青石山裡那些潛藏的“寶貝”——藥材。
《天工開物·丹青》篇中關於各種礦物顏料、植物染料的記載旁邊,也零星提及了不少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
再加上他前世零散的植物學、中醫藥常識。
他相信,這座看似荒涼的大山裡,一定生長著不少能換錢換糧的好東西。
隻是需要他用眼睛去發現,用知識去辨識。
他決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漫無目的地碰運氣了。
必須進行一次有計劃、有目標的深入探索。
這一次,目標不再是果腹的野菜,而是——藥材。
他仔細回憶著書中和記憶裡關於藥材生長環境的描述。
黃芪喜陽耐旱,多生於山坡草地。
柴胡適應性強,林緣、灌叢中常見。
三七則喜陰濕,需在山穀林下細尋。
還有甘草,多生於沙土向陽地帶……
他根據這些信息,在腦海中大致規劃了一條新的、更深入山林的探索路線。
第二天一早,他便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鐵牛和石頭。
“今天咱們再進山,不去山腳轉悠了。”
“爹帶你們往裡麵走走,去找幾樣‘值錢’的草藥。”
“值錢的草藥?”石頭眼睛一亮,立刻來了興趣,“爹,啥樣的草藥值錢?”
“這就得靠你們用心學、用心記了。”張大山說道,“爹今天就教你們認幾種。”
“不過山裡麵路不好走,可能還有危險,你們倆得打起精神,互相照應。”
“知道了,爹。”鐵牛憨厚地點頭。
“放心吧爹,俺會小心的。”石頭也拍著胸脯保證。
父子三人再次做好了準備。
帶上砍刀、鐮刀、那把用硬木頭做的簡易的藥鋤、兩個背簍,以及僅有的幾個烤薯塊和一罐水。
他們告彆了憂心忡忡的王氏和孩子們,踏上了新的征程。
這一次,他們明顯感覺氣氛不同。
不再是之前那種為了活命而四處搜刮的惶急。
而更像是一次帶著明確目標的“尋寶”之旅。
張大山走在前麵,目光不再像以前那樣隻盯著地麵。
而是不時地抬頭觀察山勢、坡向、林木的疏密程度,判斷著可能適合特定藥材生長的環境。
“你們看,”他指著前方一片向陽、土層較薄、長滿了低矮灌木的山坡。
“這種地方,乾爽,光照足,最適合長黃芪。”
“咱們過去仔細找找。”
父子三人立刻改變方向,朝著那片山坡走去。
他們分開一些距離,開始地毯式地搜索。
張大山一邊找,一邊不斷地提醒著兒子們辨認的要點。
“看葉子,要像一串串的小銅錢,對生。”
“摸摸莖稈,不能太光滑,得有點細毛。”
“注意看根部附近,土質是不是偏沙性。”
石頭學得最快,眼睛瞪得溜圓,恨不得把看到的每一株草都拔起來仔細看看。
鐵牛雖然慢一些,但也非常認真,將父親說過的特征默默記在心裡。
功夫不負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