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柴胡、澤瀉……還有一些他自己也不太確定的。
雖然都經過了初步的清洗和晾曬。
但比起上次在客棧後院看到的那些專業藥材販子處理的貨,依舊顯得有些雜亂和粗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四海卻並沒有嫌棄。
他俯下身,仔細地拿起每一份藥材,認真地辨認、掂量、嗅聞。
他的表情很專注,時不時地點點頭,或者微微皺一下眉頭。
“嗯……黃芪年份還行,就是處理得糙了點,泥沙沒去乾淨。”
“這柴胡不錯,根條粗壯,香氣也正。”
“澤瀉、蒲公英這些就一般了,量也少了點。”
“這幾樣……嗯,似乎是……白術和防風?倒是也能入藥。”
他一樣樣點評著,顯得非常專業。
張大山和石頭在一旁緊張地聽著,大氣不敢出。
“總的來說呢,”趙四海站起身,總結道,“東西是正經的山貨,也確實是藥材。”
“就是品相和處理上,差了點火候。”
“這樣吧,張老哥,”他沉吟了一下,給出了一個價格,“這些貨,我也不跟你細算了,總共打包,給你……五兩銀子。你看如何?”
五兩銀子。
這個價格,說實話,比張大山預期的要低一些。
他原本以為,這麼多藥材,至少能值個七八兩。
但他知道,自己現在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
對方是唯一的買家,而且藥材的處理確實不夠專業。
能換回五兩銀子,已經算是不錯了。
最重要的是,他今天的目的,並非完全是為了錢。
“趙掌櫃……”他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小心翼翼地開口道,“實不相瞞,俺這次來,主要不是為了賣錢。”
“哦?”趙四海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俺……俺是想……用這些藥材,跟您換點東西。”張大山說道。
“換東西?換什麼?”
“換三兩銀子的糧種。”
張大山鄭重地說道,“俺想換點好的粟米種、麥種、豆種,如果有稻種,也換點稻種。”
“剩下的銀子換兩百斤的粟米。”
“家裡那幾畝地太差了,要是沒有好種子,怕是秋後顆粒無收。”
“俺知道趙掌櫃您路子廣,見識多,肯定知道哪裡有好的糧種賣,或者……您商隊裡就帶著?”
他將自己的真實目的和盤托出,語氣充滿了懇切。
趙四海聞言,再次打量了張大山一眼。
用價值不菲的藥材,不換現錢,卻要換最基本的糧種?
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但也讓他對眼前這個農夫,多了幾分欣賞。
不貪圖眼前的銀錢,而是著眼於長遠的生計。
這是個有腦子,也有韌勁的人。
這樣的人,值得結交。
“哈哈,張老哥,你倒是實在人。”趙四海笑道。
“糧種的事兒,好說。”
“兄弟我這次帶來的貨裡,正好就有一些從北方販來的、據說抗旱耐瘠的優良麥種和粟米種。”
“豆種和稻種也有一些。”
“既然老哥你需要,那咱們就按市價,用你這藥材的價錢,給你折算成糧種。”
“保證給你選最好的,分量也給足。你看咋樣?”
“哎呀。那……那可真是太謝謝趙掌櫃了。”
張大山聞言大喜過望,激動得連連作揖。
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頭。
他最擔心的就是換不到好種子,沒想到趙四海這裡竟然就有。
“客氣啥。”趙四海擺擺手,“咱們以後還要長期合作呢。”
他當即便吩咐管事,按照剛才談好的三兩銀子的價格,去車隊裡取來相應價值的、最好的糧種。
很快,管事便用幾個乾淨的麻袋,裝來了沉甸甸的種子。
金黃飽滿的粟米,顆粒圓潤的冬小麥,還有黑黝黝、油光發亮的黃豆和綠豆,還有金黃的稻種。
趙四海還特意多給了一些,算是添頭。
張大山仔細檢查了種子的質量,確認都是飽滿乾燥的上等貨色,沒有發黴蟲蛀的痕跡。
趙掌櫃也把剩下的兩百斤粟米準備好。
看著眼前的糧食。
張大山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喜悅。
至少目前能解決溫飽問題了。
也不擔心來年糧種問題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