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戶每日限購兩升約兩三斤),僅夠勉強糊口,維持生命。
售賣的時間,定在每日清晨,由張大山親自主持,鐵牛和石頭負責稱量、收錢、維持秩序。
王氏和花兒則負責提前將要售賣的糧食分裝好。
計劃已定,事不宜遲。
第二天一早,張大山便讓石頭去村裡幾個相熟可靠的鄰居家悄悄傳了個話。
“張大山家,平價賣糧了。每鬥二百文,每戶限購兩升,先到先得。”
這個消息,如同在死寂的潭水中投入了一塊巨石,瞬間激起了軒然大波。
那些早已被饑餓和絕望折磨得麻木的村民們,在聽到這個消息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平價糧?
張大山家竟然肯拿出糧食來平價賣?
這……這是真的嗎?
在最初的震驚和懷疑之後,便是無法遏製的狂喜和……求生的本能。
幾乎是片刻之間,張家院門口,便自發地排起了一條長長的、看不到頭的隊伍。
一張張麵黃肌瘦、布滿塵土的臉上,都帶著同樣的焦灼、期盼和……一絲小心翼翼的希望。
當張大山打開院門,看到門外那黑壓壓一片、眼神如同餓狼般盯著他的人群時。
他的心,再次被狠狠地刺痛了。
但他沒有退縮。
他站在台階上,大聲地宣布了售糧的規則和價格。
人群中,再次爆發出一陣壓抑不住的騷動和感激的議論。
“謝謝大山兄弟。謝謝大山兄弟。”
“你可真是俺們的大恩人啊。”
“二百文一鬥,這真是救命的價錢了。”
售糧,在鐵牛和石頭的協助下,有條不紊地開始了。
張大山親自掌秤,確保每一份糧食都足斤足兩,公平公正。
拿到糧食的村民,如同捧著稀世珍寶一般,千恩萬謝,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那救命的糧食揣進懷裡,仿佛那是能延續生命的火種。
而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被排除在售糧名單之外的人,則隻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或者發出幾聲怨毒的咒罵,但卻不敢上前搗亂。
因為他們看到,張大山身邊那兩個如同門神般的兒子,眼神淩厲,手中的扁擔和木棍也握得緊緊的。
更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周圍那些買到糧食的村民投來的、帶著警告和敵意的目光。
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搗亂,破壞大家活命的機會,怕是會立刻激起眾怒。
張大山家平價售糧的消息,自然也很快就傳到了劉員外和張有德的耳朵裡。
劉員外聽到消息後,氣得當場就摔碎了一個心愛的茶杯。
他沒想到,這張大山竟然敢公然跟他對著乾。
用這種方式來破壞他“發財”的大計。
他立刻就想派家丁去張家搗亂,或者乾脆將張大山抓起來。
但轉念一想,又有些猶豫。
現在這種時候,村民們都指望著張大山的糧食活命。
他若是公然對張大山動手,怕是會立刻激起民變。
到時候,官府追究下來,他這個“為富不仁”、“激化民怨”的罪名可就坐實了。
他隻能暫時忍下這口氣,在心裡暗暗盤算著,等風頭過去之後,再如何炮製這個不知死活的張大山。
而村長張有德,在得知此事後,心情則更加複雜。
他一方麵對張大山這種公然“收買人心”、挑戰他權威的行為感到憤怒和忌憚。
但另一方麵,看到村裡的糧價真的因為張大山的出手而有所平抑,那些快要餓死的村民也總算有了點活路。
他又不得不承認,這小子……確實乾了件大好事。
至少,暫時緩解了他這個村長身上那如山的壓力。
他隻能再次選擇……冷眼旁觀,靜觀其變。
張大山家的平價售糧,持續了好幾天。
雖然每天售出的數量有限。
雖然依舊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但它卻像一股清泉,注入了這片乾涸絕望的土地。
實實在在地救活了不少人的性命。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