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朝廷律例,生員可見官不跪,免除自身徭役,其名下可有二十畝學田,亦免納皇糧國稅。”
“望你好生向學,將來金榜題名,為我青陽縣,再爭榮光。”
學正大人的這番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
不僅讓張家眾人激動得難以自持。
更讓那些圍在門口看熱鬨的村民們,一個個都聽得是目瞪口呆,羨慕不已。
見官不跪?
免徭役?
二十畝地不用交稅?
我的個老天爺啊。
這秀才的身份,也太金貴了吧。
這簡直就是一步登天,成了半個官老爺了啊。
送走了那位客客氣氣的學正大人和幾個同樣是滿臉堆笑的衙役。
張家大院裡,再次陷入了一片狂喜之中。
王氏捧著那塊沉甸甸的銀質腰牌,翻來覆去地看,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俺的兒啊。俺的兒啊。你可真是給咱老張家,給咱青石村,爭了大臉了。”
張大山也拿著那份蓋著官印的文書,手都有些微微顫抖。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們張家的門楣,算是徹底地立起來了。
而這秀才身份所帶來的好處,也很快就體現在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
以前,村裡人見到小山,大多是叫“小山”或者“小山小子”。
可現在,無論是誰,哪怕是村裡輩分最高的錢大爺,見到小山,都會主動地、老遠就停下腳步,躬身行禮,恭恭敬敬地稱呼一聲:“張秀才安好。”或者“小山相公有禮了。”
那語氣裡,充滿了敬畏、羨慕和一絲難以言喻的巴結與討好。
小山最初還覺得有些不適應,每次都會連忙還禮,口稱“不敢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漸漸地,他也習慣了這種被人尊崇的感覺,言談舉止之間,也更多了幾分屬於讀書人的沉穩與不自覺的威儀。
不僅是小山。
就連張大山和王氏,在村裡行走時,也明顯感覺到,村民們對他們的態度,比以往更加敬重和友善了。
以前那些喜歡在背後嚼舌根、說張家閒話的婦人。
現在見到王氏,都會主動地湊上前來,滿臉堆笑地拉著她的手,一口一個“王家嫂子真是好福氣,養了個文曲星下凡的好兒子”之類的恭維話,說得比那戲台上的旦角唱的還要好聽。
周先生再次與張小山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長談。
“小山啊,”老人語重心長地說道,“這秀才功名,既是敲門磚,也是試金石。”
“它能為你打開通往更高層級的大門,也能讓你看清這世間的更多真相。”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若能善用這份功名,修身立德,兼濟鄉梓,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若是一朝得意,便心生驕惰,甚至仗勢欺人,為非作歹。”
“那這功名,不僅不能成為你的護身符,反而會成為斷送你前程的催命索。”
“為師希望你,能時刻謹記‘讀書人’的本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恩師的這番話,如同警鐘長鳴,讓小山那顆因為成功而略微有些飄浮的心,再次沉靜了下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