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分工合作,多勞多得_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 第238章 分工合作,多勞多得

第238章 分工合作,多勞多得(2 / 2)

“比如或每月固定給他們多少斤糧食,多少串銅錢,讓他們能安心地把這份差事乾好,不用再為家裡的吃喝發愁。”

“這樣一來,這磨坊就能時刻有人照應,運轉也更順暢,外村人來了,也能及時給人家把活計辦妥當了,不耽誤事兒。”

“這些人,就算是咱們青石村磨坊的‘專管夥計’了。”

他又指了指榨油工坊的方向。

“那榨油工坊呢,也是一個道理。”

“從油料的采集,比如組織人手上山打核桃、撿榛子,或各家各戶按田畝交售一部分豆子、菜籽作為‘公中油料’,到油料的預處理篩選、蒸炒、磨粉、包餅),再到最後的壓榨、出油、以及油渣的再利用,這裡頭的門道也不少。”

“咱們也可以專門分撥出一組人來,比如五到七個,有負責采料的,有負責炮製的,有負責掌榨的,各管一攤,互相配合,把這榨油的活計,也給它拾掇得井井有條。”

“每個行當,都得有那麼幾個‘領頭的師傅’和一幫‘得力的幫手’,才能把這營生做得長久,做得精細。”

張大山將自己的這個“專業化分工”的想法,仔仔細細地闡述了一遍。

眾人聽了,大多都覺得有道理。

畢竟,這“術業有專攻”的道理,他們這些莊稼人雖然說不出來,但心裡頭卻是明白的。

讓那些手笨腳拙的人去乾細致活,讓那些沒耐性的人去守著個磨盤一天到晚地轉,那肯定是不成的。

而且,這“專人專管”,也確實能讓這活計乾得更精細,更不容易出岔子。

“那或張先生,”另一個平日裡比較較真的甲長,名叫王老五的,有些遲疑地問道。

“這人手是分撥出去了,也有了專管的夥計和幫手。”

“可這或乾出來的活計,掙回來的錢糧,又該如何分派呢?”

“總不能還像以前那樣,大家夥兒年底一塊兒均攤吧?”

“那要是這樣,那些成了‘專管夥計’的,每日裡辛辛苦苦守著攤子,跟咱們這些隻是偶爾去幫把手的人,拿一樣的好處,怕是或有人要心裡頭不舒坦了。”

“可要是他們拿多了,咱們這些沒能進到那‘行當’裡頭的人,又該咋辦呢?”

這話,算是問到了點子上,也說出了不少人心裡頭的顧慮。

這也是張大山接下來要說的最核心的內容。

“五哥問得好。”張大山讚許地點點頭,“這正是俺接下來要說的第二條,也是最要緊的一條規矩。”

“那就是——這‘公中’的營生,雖然是為大家夥兒辦的,但這好處的分配,卻不能再搞那‘大鍋燴’了。”

“必須得‘按功分賞,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或那就不得’!”

他這話一出口,堂屋裡的氣氛,頓時又凝重了幾分。

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驚訝和或一絲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他們沒想到,這張先生,竟然要動這“均攤好處”的老規矩。

這或這可比那“分撥人手”的變動,還要大得多啊。

“俺的意思是,”張大山看著眾人,語氣堅定地說道。

“除了那些像磨坊夥計那樣,每月固定拿嚼用的人之外。”

“其他所有參與到咱們村這些‘公中營生’裡頭來的人,無論是哪個行當的,無論是領頭的師傅,還是出力的幫手。”

“他們最終能得到多少好處,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光憑著在‘出力簿子’上記了多少天就算數了。”

“而是要根據他們所在的那個‘行當’或者‘作坊’,最終給村裡這‘公中’掙回來了多少錢糧,以及或他們各人在其中所出的力氣大小、手藝高低、辦成事的好壞,來進行或‘計功分派’。”

“比如,這榨油坊,要是這個月榨出了一百斤好油,刨去油料的本錢和各項耗費,淨賺了五十斤油的利。”

“那這五十斤油的利,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直接充到‘公中’,然後年底再大夥兒均分了。”

“而是要先拿出那麼一兩成,作為這榨油坊日後擴大營生或者修補家夥什的‘預備錢糧’,存到‘公中賬上’,這是為了讓這營生能長久下去。”

“剩下的三四十斤油的利呢,就得按照參與榨油的這些人,在這個月裡頭,各人出的力氣以及或是否儘心儘力,來給他們分派。”

“誰的功勞大,誰分到的油就多。誰要是光出工不出力,或笨手笨腳壞了事,那他就隻能少分,甚至或不分,還得照著規矩受點小罰。”

“當然,這具體的‘計功’法子,還有這‘分派’的比例,都得由各行當的領頭人和咱們村這‘公社會’的兄弟們,一起坐下來,仔仔細細地商議,定出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明明白白的章程來,白紙黑字寫在紙上,貼在牆上,誰也不能隨意更改。”

張大山這個“按功分派好處”的提議,可以說是石破天驚,也或切中要害。

它徹底打破了青石村以往那種雖然看似“公平”、實則卻在無形中挫傷了勤快人積極性、也縱容了懶漢思想的“平均主義”分配方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將每一個人的付出,都與他最終能得到的回報,緊密地、也或赤裸裸地聯係了起來。

這對於習慣了“大夥兒的事,就是我的事,也是他的事,最後或可能誰也不上心”的村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思想衝擊。

堂屋裡,再次陷入了一片更長時間的沉默。

眾人都在低頭盤算著,這新法子,對自己,對自家,到底是好是壞。

這要是自個兒有本事,肯出力,那自然是巴不得這樣。

可要是或自家沒啥特彆的手藝,或勞力不太行呢?

那豈不是或要比以前分得更少了?

過了好半晌,還是頭發花白的錢大爺,這個在村裡德高望重、也最是明事理的老人,第一個緩緩地點了點頭。

“張先生,”他抬起頭,看著張大山,渾濁的老眼裡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您這個法子,雖然聽著或跟咱們以前的老規矩不大一樣,甚至或有些個‘認錢不認人’的生分。”

“可俺老漢仔細琢磨了一下,卻覺得或這才是真正能讓咱們這‘公中營生’長久興旺下去的或好章程啊。”

“這人啊,都是有私心的,也都是趨利避害的。要是乾好乾壞一個樣,出力多出力少也一個樣,那時間長了,誰還肯真心實意地去下那苦力氣?誰還肯去琢磨怎麼把活計乾得更好,更出彩?”

“那不是讓那些老實肯乾的人,寒了心嗎?”

“可要是像您說的這樣,把這活計都分派到各個人頭上,乾多少活,出多大力,將來能得多少好處,都明明白白的,跟那算盤珠子一樣清楚。那大家夥兒心裡頭也就有數了,乾起活來,那勁頭或肯定也不一樣了。”

“誰不想憑著自個兒的真本事,多得點好處,讓自家婆娘娃兒過得舒坦些?那才是堂堂正正的爺們兒該乾的事兒!”

錢大爺這番話,說得是在情在理,也說到了不少人的心坎裡。

他一輩子活得清貧,卻也最是看不得那些不公道的事兒。

張河也緊跟著表態:“是啊,張先生。俺也覺得這法子好。就拿咱們那水磨坊來說,要是真能固定下幾個人專門看管,他們把磨坊拾掇好了,磨出更多的米麵來,給村裡多掙了錢糧,那他們多得些嚼用和紅利,也是應該的。咱們這些沒出那份力的人,也不能眼紅。”

“反過來,要是他們不用心,把那磨坊給弄得烏煙瘴氣,耽誤了大夥兒的事兒,那少給他們好處,甚至罰他們,那也是活該。這樣一來,誰還敢不儘心儘力?”

有了錢大爺和張河這兩個在村裡最有威望的人帶頭表態支持。

其他幾個村民代表,也都漸漸地琢磨出這其中的好處來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對的,你可以摸摸他! 開局被廢,我靠係統成至尊人皇 整個地下世界都聽他的,你說他是臥底? 斷親緣,虐渣渣,重生千金她不伺候了 傻人有傻福,媳婦送上門 網遊:我的鍛造熟練度億萬倍 從小鎮科員到權力巔峰 江少,你的賭注過期了 四合院:從教訓許大茂開始 倚天:我張無忌,無敵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