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水磨坊的磨盤拾掇利索了,磨出來的米麵又白又細,村裡人自然是樂開了花。
可張大山心裡頭,還惦記著另一樁事兒。
那就是村裡那剛開了個頭的小小榨油工坊。
先前,他也是憑著《天工開物》裡頭那點零星的記載,再加上自個兒琢磨。
讓柱子他們做了個簡易的木榨床,配合著杠杆加壓,又讓鐵牛打了幾個鐵楔子。
也算是勉強能榨出些豆油、菜籽油來,解了村裡人那油瓶子見底的急。
可那出油的量,還有那油的成色,比起書上說的那些個好法子榨出來的,還是差著一大截。
“這油啊,可是個金貴東西。”張大山瞅著那從榨床底下,一滴一滴,慢悠悠滲出來的、還帶著些渾濁的油液,心裡頭暗暗盤算。
“要是能把這出油的量再提一提,把這油的成色再弄得清亮些,那無論是自家吃,還是將來拿出去賣,那可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他知道,《天工開物·膏液篇》裡頭,關於這榨油的門道,可遠不止他眼下這點粗淺的功夫。
從那油料的預處理,到那榨床的結構,再到那壓榨的火候和力道。
哪一樣都有講究,哪一樣都能影響到這出油的多少和好壞。
於是,他又把鐵牛和柱子這兩個如今在他手底下最是得力的“技術骨乾”叫到了跟前。
“鐵牛,柱子,咱們這榨油的家夥什,還有這榨油的法子,怕是還得再好好地拾掇拾掇。”
張大山指著那還在慢悠悠滴著油的木榨床說道。
“俺瞅著,這出油還是太慢了些,油裡頭的渣子也多了些。”
鐵牛和柱子聞言,也都湊了過來,仔細瞅著。
他們也覺得,這榨油的活計,比起那水磨坊的痛快勁兒,確實是差了不少。
“爹,您說,是這榨床的勁兒不夠大?還是那油料沒拾掇好?”柱子先開口問道,他如今對這些機械構造的東西,是越來越上心了。
“都有點關係。”張大山點點頭。
“書上說啊,這油料在壓榨之前,得先給它‘預備’一下,才能讓它更情願地把油給吐出來。”
“比如這大豆、油菜籽,咱們現在是直接就給它碾碎了包餅上榨。”
“可要是能先把它用文火稍微蒸炒一下,讓它受點熱,裡頭的油性就能更好地散發出來。”
“蒸炒的時候,火候也得拿捏準了,不能太生,也不能太焦,得讓它剛剛熟透,聞著有那麼一股子焦香氣,那才最好。”
他又指著那榨床說道:“還有這榨床本身,咱們雖然用上了杠杆加壓,可這榨膛的構造,還有那楔子的配合,怕是還有改進的餘地。”
“比如這榨膛,”他比劃著,“咱們現在這個,還是太粗糙了些。要是能把它做得更密實一些,出油的槽子也開得更科學一些,那油流出來也能更順暢,裡頭的渣子也能少不少。”
“還有那楔子,形狀和大小,怕是也得根據不同的油餅厚度和榨膛的尺寸,再好好琢磨琢磨,才能把那壓力使得更勻,也更透。”
張大山把自己從書上看來的這些個關於油料預處理和榨床結構優化的“新道道”,仔仔細細地,跟鐵牛和柱子講解了一遍。
兩個小子聽得是眼睛發亮,心裡頭也跟著活泛起來。
是啊,這榨油的活計,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呢。
“爹,俺明白了!”柱子一拍大腿,“這油料預處理的事兒,俺回頭就跟栓子商量商量,讓他那酒醬作坊那邊,也幫著拾掇拾掇。他們那兒有大鍋大灶,蒸炒個豆子菜籽的,也方便。”
“至於這榨床和楔子的事兒,俺和鐵牛哥再好好琢磨琢磨,指定能給它弄得比現在這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