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石一號”馬車一造出來,可就在青石村掀起了不小的動靜。
頭幾天,光是拉著村裡各家作坊的貨往“公倉”送,就顯出了它的大能耐。
以前石頭趕著那老破騾車,一趟撐死了也就拉個千把斤的糧食。
還得兩個人一前一後地看著,生怕路上顛簸給撒了漏了。
如今換上這“青石一號”,好家夥,一車裝上兩千斤的糧食,那都輕輕鬆鬆。
兩匹騾子拉著,跑在那新修的“三合土”大道上,又快又穩當。
車輪子轉得“骨碌碌”響,聽著就讓人心裡頭舒坦。
“爹,您這馬車可真是神了!”石頭趕著車,臉上樂開了花,對著坐在旁邊的張大山喊道。
“以前從各家作坊把貨拉到公倉,少說也得大半天。如今換上這新車,一個多時辰就全給它拾掇利索了!”
張大山坐在車轅上,瞅著那平穩的車廂,心裡頭也是滿意。
“這路修好了,車也得跟上趟才成。”他淡淡地說道。
“光是這村裡頭使喚,還是有些個大材小用了。”
柱子從車廂裡卸下一袋糧食,也是滿臉興奮,對著他爹嚷嚷:“爹,這車坐著也舒坦,一點都不顛!”
“以前坐那破車,顛得俺屁股都快開花了!”
鐵牛也扛著糧袋過來,憨厚地笑道:“是啊爹,這車拉得多,跑得快,以後咱們往鎮上送鐵器,也能多送不少。”
就連在旁邊幫忙歸攏糧食的王氏和花兒她們,瞅見這新馬車的威風,也都忍不住嘖嘖稱讚。
“當家的,有了這好車,往後石頭他們出去跑買賣,也能少受不少罪了。”王氏欣慰地說道,眼神裡滿是歡喜。
花兒也笑著說:“是啊爹,這車又大又穩當,將來咱們布坊的彩布往外運,也不怕給顛壞了。”
張大山嗯了一聲,心裡頭卻在盤算著更遠的事。
“等過幾日,讓石頭再拉著它去一趟臨水鎮,讓趙掌櫃也瞅瞅。”
沒過幾天,趙四海趙掌櫃還真就自個兒個兒尋上門來了。
他也是聽說了青石村造出了新式馬車的風聲,特意從南陽府那邊趕過來的。
一進村,瞅見那輛停在張家大院場院裡頭、比尋常馬車瞅著就要高大精巧不少的“青石一號”。
趙四海那雙精明的眼睛,就再也挪不開了。
他圍著馬車轉了好幾圈,摸摸這兒,敲敲那兒。
一會兒蹲下去瞅那車輪子和車軸的連接,一會兒又伸手去按那車廂底下的木質減震板簧。
還特意讓石頭把那刹車和駐車的機關給他演示了一遍,看得是連連點頭。
“嘖嘖,張老哥,你這……這真是你們青石村自個兒造出來的?”趙四海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什麼樣的車馬沒見過?
可像眼前這般,結構如此精巧,瞧著就透著一股子與眾不同的馬車,還真是頭一回見。
“趙大哥好眼力。”張大山笑著點頭,“正是。俺給它取了個名兒,叫‘青石一號’。”
“好!好一個‘青石一號’!”趙四海一拍大腿,滿臉的興奮。
“張老哥,不瞞您說,我老弟這商隊,南來北往的,最是曉得這好馬車對生意有多要緊。”
“您這馬車,瞅著就比鎮上那些車馬行裡頭的,要強上不止一星半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