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那防治禽畜疫病的法子,她都仔仔細細地寫進了那本《青石藥錄》裡頭。
現在她在村裡頭的名聲,可就真個是如日中天了。
以前啊,大夥兒看見她,還隻是把她當成張先生家那個伶俐乖巧的二閨女。
如今呢,那可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上一聲“丫丫小神醫”了。
誰家要是養的雞鴨豬羊,有個頭疼腦熱、不愛吃食的毛病。
頭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濟民堂,請丫丫給看看。
“丫丫小神醫在家不?俺家那頭老黃牛,這兩天不大吃草,沒啥精神,勞煩給看看唄?”
“丫丫,俺家那幾隻羊羔子,拉稀好幾天了,你那《青石藥錄》上,可有啥好方子?”
丫丫呢,也是爭氣。
她不僅把從秦仙姑那裡學來的本事,都用得是活靈活現。
更是把自己從《青石藥錄》上學到的那些新法子,都使得是得心應手。
往往是幾副草藥下去,或者指點幾句飼養上的訣竅。
那些原本蔫頭耷腦的牲口,就又能活蹦亂跳起來。
這一下子,濟民堂的名聲,可就不光是在青石村裡頭響亮了。
就像那長了翅膀的鳥兒似的,撲棱棱地,就飛到了周邊的那些村子去了。
“哎,聽說了沒?隔壁青石村張先生家那個二閨女,叫丫丫的,那醫術可神了!”
下溪村的幾個婦人,在溪邊洗衣裳的時候,就免不了要議論起這樁新鮮事兒。
一個婦人壓低了聲音說:“可不是咋地!俺娘家侄子就在青石村,前兒個他家那幾隻老母雞,也是眼看著就要不行了,請了丫丫過去給看了看,開了幾副藥,沒幾天就都緩過勁兒來了!聽說是啥雞瘟,要是擱以前,那一棚雞都得死絕了!”
另一個婦人也湊過來說:“真的假的?那丫頭才多大啊?真有那等本事?俺家那幾隻鴨子,最近也有些個不對勁,總是伸長了脖子喘氣,莫不是也染上啥毛病了?”
“那還能有假?聽說啊,她不光能治雞瘟,連那豬啊羊啊的毛病,也都能看出個七七八八來呢!她爹張先生還弄了本啥《青石藥錄》,裡頭都是治牲畜毛病的方子,好用得很!”
“哎喲,那可真是……太難得了!俺們村這些牲口,平日裡要是病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隻能眼睜睜看著它們死啊!”
“要不……咱們也去青石村問問?就算是花幾個藥錢,也比眼看著牲口死了強啊!”
這樣的議論,在周邊的幾個村子裡,是越來越多。
漸漸地,還真就有那麼些個膽子大、或者家裡牲口病得實在沒法子的人家。
抱著試一試的心思,尋到了青石村的濟民堂來。
頭一個上門的,是下溪村一個姓王的漢子,名叫王大牛。
他家養了七八頭豬,是全家一年的嚼穀所係。
可不曉得咋回事,這幾日裡頭,那豬圈裡的豬,一個個都像是中了邪似的。
不吃不喝,拉稀擺帶,眼看著就要不行了。
他也是聽說了青石村丫丫的名聲,這才病急亂投醫,尋上門來的。
“丫丫……丫丫小神醫,求求你,給俺家那些豬看看吧!”那王大牛一進門,就帶著哭腔,差點沒給丫丫跪下。
丫丫見他這般模樣,也是嚇了一跳,連忙把他扶了起來。
“大叔,您先彆急,有話慢慢說。您家那豬,是啥時候開始病的?都有啥症狀啊?除了拉稀,還發熱不?咳不咳嗽?”
她仔仔細細地,問了那王大牛好些個關於病豬的細節。
又讓他描述了一下那豬糞的顏色和形狀,還有豬圈平日裡的衛生光景。
心裡頭,便漸漸有了些個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