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三弟小山,張家眾人返回青石村。
離彆的傷感,很快便被一種更加昂揚的、也更加緊迫的奮鬥激情所取代。
所有人都知道,小山在京城那凶險的官場上,能走多遠,能站多穩。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這些家裡人,能為他提供多麼堅實的後盾。
當天晚上,張大山便將二兒子石頭,叫到了書房。
“你三弟已經上路了。”
“現在,輪到你了。”
他的聲音,平靜而又充滿了力量。
“你此去京城,如同孤軍深入。”
“第一要務,不是攻城略地,而是紮穩營盤,摸清敵情。”
“爹給你的銀票,就是你的糧草。”
“該花的時候,絕不要省,但每一文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這是你三弟,托人從清溪縣加急送回來的東西,你拿著。”
張大山將一個小山來信中的包裹,遞給了石頭。
裡麵,是幾張小山親手繪製的、關於京城幾處繁華坊市的地圖,以及一些他對當地商鋪和人脈的初步分析。
“你三弟的前程,是咱們家的臉麵。”
“而你的生意,就是咱們家的裡子,是咱們的底氣。”
“這一趟,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石頭接過那沉甸甸的包裹,用力地點了點頭,眼中燃燒著熊熊的火焰。
“爹,您放心。”
“不把咱們‘青石’的牌子,插到京城最顯眼的地方,俺絕不回來。”
三天之後。
一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龐大、也更加精銳的“青石快運”車隊,在全村人的矚目下,正式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為首的,是十輛經過柱子親手改造的、專門用來運輸珍貴貨品的“減震馬車”。
車上,滿載著用錦盒精心包裝好的、最頂級的絲綢和琉璃器皿。
車隊的中間,還有幾輛裝著大量銀錢和備用物資的大車。
護送車隊的,是二十名從退伍老兵中挑選出來的、經驗最豐富的鏢師,人人佩戴著張家鐵匠鋪出品的精鋼腰刀。
整個車隊,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千裡路途,曉行夜宿。
石頭的車隊,充分展現出了“青石快運”強大的運輸能力。
安裝了滾珠軸承的新式馬車,在平坦的官道上,跑起來又快又穩。
日行兩百裡,依舊是綽綽有餘。
途經一處重要的關卡時,守關的兵士照例上前盤查。
當看到這支車隊旗幟整齊、護衛精良時,他們的態度還頗為倨傲。
可當石頭從容地,從懷中拿出那份蓋著“青石鄉男”官印、並由南陽知府衙門親自簽發的通關文牒時。
那守關的校尉,臉色瞬間就變了。
他仔仔細細地驗過文牒,又看到那文牒上清晰的男爵印信,態度立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從倨傲,變成了恭敬,甚至帶著幾分諂媚。
“原來是男爵大人的車隊,小人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得罪。”
他不僅立刻揮手放行,甚至還主動派了兩個兵士,騎馬在前頭開道,護送他們走出了關卡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