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龍舟一號”,在天津衛大沽口,上演了那場“不憑風浪,逆流而上”的神跡之後,整個大寧帝國的目光,便都聚焦在了這頭,史無前例的鋼鐵巨獸身上。
而當那道“將其編入皇家水師,並再造十艘”的皇帝聖旨,傳遍天下之時。
所有人都知道,一個屬於大寧的“大航海時代”,已經,不再是夢想。
……
三個月後。
天津衛,皇家水師秘密軍港。
曾經的“龍舟一號”,如今,已經煥然一新。
它,被重新命名,擁有了一個,更具殺伐之氣,也更彰顯皇家威嚴的正式編號——“鎮海一號”!
它那原本由鐵樺木和桐油構成的船身,如今,被刷上了一層,代表著帝國水師的、深沉的鐵黑色油漆。
船首那巨大的龍頭雕像,更是被鍍上了一層赤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不怒自威。
而最令人矚目的,是它的“武裝”。
在它那寬闊的甲板之上,整整齊齊地,安裝了十二門,由格物院火器司,專門為“海戰”而改良的、最新式的“艦載後膛火炮”!
在船舷的兩側,更是,加裝了數十架,可以進行連環攢射的“神臂弩”!
此刻的它,不再是一艘,用來展示技術與運送貨物的商船。
而是一頭,真正意義上的、武裝到了牙齒的……海上戰爭堡壘!
……
今日,便是“鎮海一號”,進行它,第一次“皇家軍事海試”的日子。
兵部尚書李嚴,水師提督鄭方,這兩位帝國軍方的最高大佬,親臨現場,進行檢閱。
而在他們的身邊,負責此次海試技術總協調的,依然是張家的兩位核心人物——“熱機司”司長張鐵牛,與“船舶司”司長張柱子。
“鐵牛總管,柱子總管。”
水師提督鄭方,這位在海上,與倭寇和海盜,搏殺了一輩子的老將,看著眼前這艘,與傳統福船,截然不同的“鐵怪物”,眼神中,依舊帶著幾分,難以掩飾的懷疑。
“本督,承認,你們這船,跑得,是快。”
“但,打仗,不是光靠跑得快,就行的。”
“這大海之上,風高浪急。它,能否在劇烈的風浪之中,保持平穩,讓這炮,打得準?”
“它,這薄薄的鐵皮,能否,抵擋住,我水師重炮的轟擊?”
“它,這位於兩側的、巨大的‘輪子’,若是被敵船撞毀,豈不就,成了個,隻能在原地打轉的活靶子?”
他提出的,是所有傳統水師將領,心中,共同的疑慮。
麵對這些問題,鐵牛和柱子,沒有進行任何的口頭辯解。
他們,隻是,對著鄭提督,和李尚書,自信地,行了一個軍禮。
隨即,鐵牛,親自,登上了“鎮海一號”的艦橋。
他,將親自,擔任此次海試的“輪機長”!
隨著他,一聲令下!
“升旗!起錨!鍋爐升壓!準備試航!”
……
“嗚——!!!!!”
伴隨著一聲,比之前,更為雄渾、也更具穿透力的汽笛長鳴!
“鎮海一號”,緩緩地,駛離了軍港。
它,沒有升起任何一張風帆。
隻是,依靠著船身兩側,那兩隻巨大的“蒸汽明輪”,劈開白浪,向著那片,一望無際的深藍大海,昂首挺進!
海試第一項:極限速度與機動性測試!
當“鎮海一號”,駛入遠海。
鐵牛,猛地,將那控製著蒸汽輸出的閥門,推到了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