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府的敗落,與保守派勳貴一係的徹底覆滅,讓在京城,持續了近一年的政治風波,終於,塵埃落定。
而就在此時,一場意外,又為張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也是更廣闊的舞台。
這日,京城下了一場數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雨過天晴之後,工部衙門那座早已年久失修的後堂大廳,竟“轟隆”一聲,塌了半邊。此事雖未傷人,卻也讓朝廷的臉麵,有些掛不住。
皇帝在得知此事後,非但沒有發怒,反而,很高興。他當即便下了一道旨意,命工部,借此機會,將整個舊衙門,全部推倒,他要建一座全新的、更能彰顯他大寧朝如今“日新月異、銳意進取”新氣象的……工部衙門。
這道旨意,讓工部尚書劉庸,是又喜又愁。喜的是,能親手主持重建工部,這是他這個尚書的榮耀;愁的是,皇帝的要求太高,而他手下的那些官員和工匠們,腦子裡,卻還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東西。
為此,劉庸親自來到張府求助。在張大山的引薦下,他看到了張柱子那份,充滿了“鋼筋骨架”、“玻璃穹頂”等驚天構想的設計圖紙,當即便將其,呈獻給了皇帝。
皇帝看後,龍顏大悅,當即下旨:
“工部新衙門之營造,就全權,依此圖而建。”
“命,皇家格物院營造副使張柱子,總領此項工程。”
“另,特許其,成立‘青石營造社’,掛靠於格物院之下。”
“凡工程所需之工匠、物料,皆可由其,自行招募、采買。”
這道聖旨,無異於,是將整個國家最重要的門麵工程之一,完全交到了張家人的手中。
……
幾日後。
在工部舊衙門的廢墟之上。
一塊,刻著“皇家格物院青石營造社工部衙門營造總辦”的巨大牌匾,被高高地掛起。
張柱子,穿著一身乾練的藍色工裝,站在那片,已經,被平整一空的巨大工地上。
他的麵前,是上千名,從京城和青石村兩地,招募來的、最好的工匠和民夫。
而在工地的外圍,則是,數十名,由工部尚書劉庸,親自,派遣來的、工部所有司處,最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和“老官員”。
他們,名為“協辦”,實則,是來“監工”,更是來……“挑刺”的。
他們,不相信。
他們,打心底裡,不相信,這個,看起來,甚至,還有些木訥的年輕人,能用那些,他們聞所未聞的“歪門邪道”,在短短半年之內,建成一座,比皇宮,還要複雜的官署。
然而,營造社動工的第一天,他們,便被,狠狠地,上了一課。
技驚之一:神力巨獸,開挖地基!
他們,沒有看到,預想中,那數千名民夫,揮舞著鐵鍬,汗流浹背,一筐一筐往外抬土的混亂場麵。
取而代之的,是,十台,造型猙獰,不斷冒著黑煙的……“蒸汽挖掘機”,在工地上,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咆哮!
隻見那鋼鐵鑄就的巨大鏟鬥,每一次揮舞,都能,輕而易舉地,挖起數千斤的泥土!
那,過去,需要上千名民夫,辛苦半月,才能完成的“地基開挖”工程。
在這十頭“鋼鐵巨獸”的麵前,僅僅,隻用了……一天!
所有工部的官員和師傅,看著那深達數丈的、平整無比的巨大基坑,一個個,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張大了嘴巴,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技驚之二:鋼筋鐵網,澆築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