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我待!傳我命令!”
“第一!立刻將所有銀兩分類裝箱貼上封條!我將親自進宮麵聖請調京城衛戍三大營,並由格物院護衛隊協同將此筆巨款一路護送至國庫!我們要讓所有購買了股票的百姓都親眼看到,他們的每一個銅板都安全透明地進入了國家的手中!”
“第二!以資源總署名義立刻擬定全國招工令!不光是鐵匠木匠石匠!凡是懂得測量營造燒窯紡織,乃至是能識文斷字會加減乘除的人我們都要!待遇要比市麵高出三成!告示要貼滿大寧的每一座縣城每一處鄉鎮!我們要讓天下知道盛世來了,隻要有本事就有飯吃有錢賺!”
“第三!傳令格物院!所有學員暫停休假!第一批共計三百人的先遣隊,包括地質勘探機械營造水利規劃三大分隊,必須在三日之內攜帶全部設備集結完畢!他們的目標燕山!我要在一個月內看到第一座高爐的基座在那裡拔地而起!”
“第四!以青石商會名義啟動最高等級的‘脈動計劃’!傳訊給我們在江南的木材商人在湖廣的糧食商人在蜀中的礦石商人!告訴他們不用再問數量不用再問價格!有多少要多少!我要整個大寧的物資都為了我們這個偉大的計劃而奔流起來!”
皇宮禦書房。
當皇帝聽完張石頭的彙報看著那張寫著“一千三百萬兩”的紅紙時,他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這口氣吐出了心中的震撼吐出了對未來的萬丈豪情。
“石頭啊……”皇帝的稱呼變得前所未有的親切,“你為朕為大寧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在此之前朕隻知國庫有錢方能興業,如今方知真正的財富藏於萬民之中!國脈之強盛不在朝廷而在天下人心!”
他起身踱步眼神深邃。“這不僅是錢的問題!這是將天下萬民從帝國的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他們買了股票就會日日夜夜盼著燕山鐵廠出鋼盼著鐵路早日通車!因為工廠的每一次轟鳴都關係著他們年底的分紅!這……這是把天下人的心和朕的心和國家的命運,用一根無形的線緊緊地拴在了一起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石頭躬身道:“陛下聖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過去我們隻知防堵如今我們學會了疏導。以利引導將萬民之水彙入國家興盛這條大渠之中,則無往而不利。”
“說得好!”皇帝龍顏大悅當即拍板,“從今往後‘股份製’當為我大寧國策!凡利國利民之大工程皆可依此法行事!朕要讓每一個大寧子民都知道,建設這個國家他們不僅是旁觀者更是主人翁!國家的強大與他們每一個人都休戚相關!”
這個決定從禦書房傳出其意義之深遠絲毫不亞於一場驚天動地的軍事勝利。
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延續千年的國家與民眾的關係。
京城宣陽門外的一條雜院裡,一個在碼頭做工的漢子名叫王二,此刻正像是供奉祖宗牌位一樣,將一張印刷精美的“燕山鋼鐵股份文書”小心翼翼地夾進了一本破舊的識字課本裡,然後藏在了床頭的暗格中。
文書上寫著“伍股”的字樣。
這五兩銀子是他和婆娘起早貪黑省吃儉用五年才從牙縫裡攢出來的,本打算給兒子將來娶媳婦用。
前日他聽著青石商會那激動人心的宣講,腦子一熱排了三個時辰的隊把錢全部換成了這張紙。
為此婆娘跟他大吵一架罵他瘋了是被鬼迷了心竅。
可王二心裡卻揣著一團從未有過的火。
晚上他看著熟睡的兒子對還在生悶氣的婆娘說:“你彆氣了。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在碼頭上扛大包,一天不乾一天沒飯吃。可我不想讓娃將來也跟我一樣。”
“我聽人家念了那告示上寫著燕山要建大工廠要好多好多人。咱娃要是能進去那可就是正經的工匠了,比他爹有出息!”
“這五兩銀子就當是給娃鋪路了!萬一……萬一真像他們說的能分紅呢?那咱家可就翻身了!就算不成我聽說那工廠過兩年就能用上萬人,咱娃進去做工的機會總比彆人大點!”
婆娘聽著不說話了,眼圈卻有些紅。
從那天起王二每天乾完活都會習慣性地朝著燕山的方向望一望,仿佛能看到那裡塵土飛揚機器轟鳴的景象。
他知道那裡正在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和自己有關。
那飛濺的鐵水有他的一份力,那高聳的煙囪有他的一份期盼。
從今往後他不再隻是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而活。
他的命運他的財富他子孫後代的未來,都隨著這張薄薄的紙與這個國家的命脈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
成千上萬個像王二這樣的普通人彙聚成了大寧帝國最堅實最雄厚的根基。
民間資本通過“股票”這條前所未聞的渠道正源源不斷地注入國脈。
一個屬於萬民的時代一個資本與實業共舞的時代,一個即將迎來爆炸式發展的偉大時代已然拉開了它的序幕。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