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猛藥”研製成功的消息被張大山以最高等級的機密進行了封鎖。
除了他自己以及鐵牛和周衝這唯二的親曆者之外,即便是格物院最核心的成員也隻知道“開山組”正在研製一種可以幫助隧道開鑿的“新式工具”,但對其具體形態和威力一無所知。
然而三天前在那無名山穀中發生的那場驚天動地的“首次試爆”,卻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悄無聲息。
那如同旱地驚雷般的恐怖巨響以及隨之而來的、如同地龍翻身般的劇烈震動,早已驚動了方圓數十裡之內的一切。
駐紮在山穀外圍的三千禁衛軍將士是第一批也是最直觀的感受者。
爆炸發生的瞬間他們隻覺得腳下的大地猛地向上狠狠一跳!
營地裡的戰馬更是受驚嘶鳴亂作一團。
無數士兵從營帳中驚慌失措地跑出來,駭然地望向那聲音與震動的來源——那座被列為最高禁區的無名山穀。
他們不知道裡麵發生了什麼,但那股仿佛能撕裂蒼穹的恐怖聲威卻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烙下了深深的、難以磨滅的敬畏。
“乖乖……那山裡頭到底是在乾什麼?”一個年輕的禁衛軍百夫長心有餘悸地拍著胸口,“莫不是……張家在裡麵煉出了什麼毀天滅地的仙家法寶?”
“誰知道呢?反正上頭下了死命令,不該問的彆問,不該看的彆看。咱們啊就當是……天打雷劈了吧。”他身邊的同僚故作鎮定地說道,但那微微顫抖的聲線卻暴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
這股“天打雷劈”很快就傳到了京城。
京城欽天監,這裡是大寧帝國負責觀測天象、推算曆法、占卜吉凶的最高機構。
監正李淳風是一位年逾古稀在士林中享有崇高聲望的大儒。
爆炸發生的當天下午他便接到了好幾份來自京郊各地觀測台的緊急報告。
“啟稟監正大人!今日午時三刻京西方向地氣無故劇烈震動,宛如地龍翻身之兆!但……其後卻並無任何災情上報。”
“啟稟監正!今日午時有百姓目睹西山深處有衝天煙塵騰起,聲如悶雷,恐非吉兆啊!”
李淳風看著這些報告眉頭緊鎖,他立刻啟動了欽天監內那台由張家進貢的、最為精密的“地動儀”。
那地動儀同樣是張大山根據後世記憶改良製造的,它比這個時代任何的觀測儀器都要靈敏上百倍。
果然地動儀上明確地記錄下了那次雖然短暫但強度卻極不尋常的震動。
“震源……在西山。”李淳風撚著花白的胡須在巨大的京城輿圖上找到了震動的中心點,“這個位置……是皇家禁區是軍隊駐紮之地。難不成是軍中在試射什麼新式火炮?”
他立刻派人去向兵部問詢,得到的答複卻是兵部對此一無所知。
這就讓事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起來。
作為一個傳統的士大夫,李淳風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四個字——“天降異象”。
他不敢怠慢當即便將此事鄭重其事地寫入了每日呈報給皇帝的《起居注》之中。
皇宮禦書房。
皇帝寧宣宗在批閱完一天的奏折後,習慣性地拿起了欽天監呈上來的《起居注》。
當他看到李淳風關於“京西異動,地龍翻身”的記錄時他的眉頭也微微皺了起來。
他知道那個方向是張大山在主持著某項秘密研究,難道是研究出了岔子發生了意外?
他心中一緊正要派人去問詢,就在這時大內總管李公公快步走了進來,手中捧著一份由張家派人加急送來的、密封等級最高的“禦前親啟”密折。
皇帝心中一動立刻拆開了密折。
密折是青石縣伯張大山親筆所寫,信中的內容很簡單卻又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力。
“臣張大山叩請聖安。”
“臣奉旨研製之‘開山利器’已於昨日初見成效。”
“其威力之巨遠超臣之所想,初次試爆便引得地動山搖或已驚動聖聽,臣惶恐惶恐。”
“此物若用於開山鑿路則萬仞高山可化坦途,若用於攻城拔寨則天下再無堅城。此乃……雙刃之劍國之重器,非帝王不能掌之。”
“臣不敢私藏,懇請陛下明日親臨西山一觀此‘神雷’之威,屆時陛下自知臣所言非虛。”
看完密折皇帝的手不受控製地微微顫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