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城之內,太廟。
這裡,是整個大寧帝國最神聖、最莊嚴,也最不容侵犯的所在。
這裡供奉著大寧王朝自開國太祖皇帝以來,曆代先帝的神位靈牌。這裡是帝國皇權的根基,是整個趙氏皇族血脈與榮耀的最終歸宿。平
日裡,這裡永遠是寂靜的、肅穆的,除了皇室宗親與專門負責祭祀的禮部官員,任何人都不得擅入。
但今天,這裡卻迎來了一場自開國以來,最為盛大,也最為榮耀的……獻俘大典!
天色陰沉,鉛灰色的雲層低低地壓在太廟那金色的琉璃瓦頂之上,給這座宏偉的建築增添了幾分曆史的厚重與滄桑。
廣場之上,漢白玉鋪就的地麵被衝刷得一塵不染,兩排身高體壯、身披金甲的禦前禁衛,手持長戟,如同雕塑般肅立,金色的盔纓在微風中輕輕飄動,平添了無儘的威嚴。
皇帝寧宣宗,身著一身隻有在祭天和祭祖時才會穿戴的、最為隆重的十二章紋冕服,頭戴十二旒冠冕,麵容肅穆,立於太廟的正殿之前。
冕旒垂下的珠串,遮擋住了他部分的麵容,卻遮不住那雙充滿了帝王威儀和曆史厚重感的深邃眼眸。
在他的身後,是太子、諸位皇子,以及所有在京的皇室宗親。
他們一個個神情激動而又莊重,看著眼前這足以光耀趙氏門楣千秋的盛景,與有榮焉。再之後,則是以內閣首輔張小山與大元帥李嚴為首的、所有在此次北伐中立下功勳的文武百官與高級將領。
他們無一例外,儘皆身著最高等級的祭祀朝服,垂手而立,神情肅穆而又激動。
整個廣場,鴉雀無聲,隻能聽到那杆高高飄揚的大寧龍旗,在風中發出的“獵獵”聲響。
“吉時已到……”
隨著禮部尚書用一種悠長而又莊嚴的聲調高聲唱喏。
“獻俘——!!!”
“咚!咚!咚!”
早已等候在午門之外的巨大戰鼓,被十六名赤膊的、肌肉虯結的禁衛軍力士同時擂響!沉悶的、充滿了無上威嚴的鼓聲,響徹了整個紫禁城!
在這鼓聲之中,一支由“玄甲鐵浮屠”親自押送的、特殊的“囚徒”隊伍,被緩緩地帶了上來。
走在最前方的,是數十名身材高大的士兵,他們手中高舉著一杆杆在此戰中繳獲的、屬於北蠻各大部落的戰旗。
那些曾經在草原上迎風招展,象征著桀驁不馴的狼頭大旗,此刻都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無力地垂著頭,被當作戰利品,呈現在了這裡。
緊隨其後的,是上百名曾經不可一世的蠻族王爺、部落首領,以及金帳王庭的核心貴族。
他們儘皆被剃去了象征著草原男人尊嚴的發辮,穿著肮臟的囚服,手腳之上戴著沉重的鐐銬,在士兵的推搡之下,踉踉蹌蹌地向前走著。
他們的臉上再無半分的凶悍,隻剩下如同行屍走肉般的麻木與恐懼。
而在囚徒隊伍的最後,那個曾經讓整個帝國都為之忌憚的草原狼王博爾忽,被裝在一輛木製的、狹小的囚車之中,被緩緩地推到了太廟殿前的廣場中央。
他被強行拖拽出囚車,被兩名“玄甲鐵浮屠”如同按住一頭待宰的牲畜一般,死死地按跪在了地上!讓他向著那座代表著他一生之敵的、莊嚴的宗廟,低下他那曾經高傲的頭顱!
……
皇帝寧宣宗緩緩走上前。
他沒有看地上的博爾忽一眼,他隻是從身旁的大內總管李公公手中,接過了三支早已點燃的、長長的禦用龍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