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漸漸地,人們也開始嘗到了“環保”帶來的甜頭。
河水,開始變得清澈了。
天空,開始變得湛藍了。
空氣中那股嗆人的煤煙味,也漸漸淡去了。
人們發現,生活在一個更乾淨、更健康的環境裡,不僅心情舒暢了,連生病的人,都似乎少了一些。
而那些最早完成整改、符合“青石標準”的工坊,則因為獲得了官府的“環保認證”,其產品在市場上的信譽和價格,反而比以前更高了。
此消彼長之下,越來越多的商賈,開始從最初的被動應付,轉變為主動地、積極地,去擁抱這項新的國策。
因為他們發現,安國公所言不虛。
“環保”,不僅僅是投入。
它,同樣是一種投資,一種能帶來更長遠、更穩定回報的……智慧投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而安國公張大山本人,在推動了這項國策的頒布之後,便再次選擇了“功成身退”,將具體的執行,交給了兒子和朝中的官員們。
他自己,則重新回到了那片他最熟悉的、位於青石村的土地之上。
但他,也並未就此閒下來。
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對《天工開物》更深層次的研究,以及對子孫後代的教育和培養之上。
他在格物學院裡,親自開設了一門全新的、也是獨一無二的課程——《天人相應與格物之道》。
他不再僅僅是教導學生們如何製造工具,如何提升效率。
而是開始係統地,向他們傳授,如何在利用自然的同時,去敬畏自然、保護自然、並最終實現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他會帶著學生們,去觀察一棵樹的生長,一片葉的凋零,一條溪流的循環。
他會讓他們明白,這天地萬物,都是一個緊密相連的、不可分割的整體。
任何一個環節的破壞,都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連鎖反應。
他的這種充滿了東方哲學智慧和生態文明思想的教導,深深地影響了格物學院的整整一代人。
也為大寧帝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出了一批最寶貴的、擁有“環保”基因的……技術人才。
……
“安國公,有再安社稷之功啊。”
禦書房內,皇帝寧宣宗看著手中,那份由“環保督查院”呈報上來的、關於全國環境改善的喜人報告,忍不住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他知道,張大山這次,為他,為這個帝國,所解決的,不僅僅是幾條河流、幾片天空的汙染問題。
他解決的,是一個可能動搖國本、甚至導致文明衰退的……深層次危機。
這份功績,絲毫不亞於北伐的勝利。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加……偉大。
因為,北伐,安的是一時之邦。
而這份環保新政,安的,卻是……萬世之基。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