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學院學子,奔赴一線_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 第623章 學院學子,奔赴一線

第623章 學院學子,奔赴一線(1 / 2)

皇帝那道“調軍十萬,參與重建”的聖旨,如同一道滾滾天雷,徹底震動了整個大寧帝國。朝野上下,萬民之內,無不為陛下這前無古人、聞所未聞的驚天手筆,而感到深深的震撼與……一絲難以言喻的期待。

然而,聖旨下達,僅僅是拉開了這場宏大變革的序幕。

如何將十萬百戰精銳,與數百萬散亂的災民,以及那兩片滿目瘡痍的土地,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將皇帝的意誌,轉化為切實可行的重建偉業,這才是對安國公張大山和他麾下那套“格物”體係的……終極考驗。

張大山深知,兵馬未動,技術先行。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建設”麵前,光有軍隊的紀律和災民的力氣,是遠遠不夠的。

必須要有科學的規劃,精準的測量,以及因地製宜的、先進的營造之法。

否則,再多的人力,也不過是無頭蒼蠅般的混亂堆砌,甚至可能因為錯誤的施工,而留下更深重的隱患。

於是,在十萬大軍正式開拔之前,一支更為特殊的、規模雖小、意義卻更為重大的“先遣隊”,便已在安國公的親自部署下,星夜兼程,分赴天南、雲夢兩大災區。

這支隊伍,便是由安國公五子張柱子,和七女張丫丫,共同率領的——皇家格物學院,災後重建技術勘探總隊!

……

天南之地,洪澤未退。

張柱子,這位如今已在帝國營造界聲名鵲起的年輕人,並沒有急於帶領他麾下的百餘名營造科學子,去立刻著手挖掘什麼泄洪渠。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水文觀測站”。

他將隊員們分成數十個小組,乘坐著蒸汽龍舟,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到災區的每一個角落。

他們手中拿著的,不再是傳統的竹篙和繩索。

而是一係列由格物學院最新研製出的、足以讓當世所有水利官員都為之瞠目結舌的“勘探神器”。

——有可以精確測量水流速度的“轉輪流速儀”。

——有可以探知河床深度的“鉛垂測深索”。

——更有那架早已在修建鐵路時便大顯神威的、可以精確測量地勢高差和角度的“經緯儀”。

他們,在這片汪洋澤國之中,日夜不休地,進行著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的“水文數據普查”。

他們測量著每一處洪水的流速與流向,記錄著每一片被淹區域的水位變化,勘探著每一條被衝毀的河道的淤積情況。

他們甚至還走訪了無數世代居住於此的老船工、老漁民,將他們口中那些關於“哪裡的河道容易決堤”、“哪裡的窪地最易積水”的寶貴經驗,一一記錄下來,與自己勘探到的數據,進行相互印證。

這些在傳統官員看來“多此一舉”、“紙上談兵”的數據和信息。

在張柱子和他的隊員們眼中,卻是繪製未來藍圖的、最不可或缺的……黃金基石!

……

與此同時,在赤地千裡的雲夢旱區。

另一場同樣艱巨的勘探,也正在安國公七女張丫丫的帶領下,悄然展開。

丫丫此行的任務,表麵上,是帶領“防疫先遣隊”,指導地方進行災後防疫。

但實際上,她還肩負著一個更為隱秘,也更為重要的使命——土壤與地下水資源普查。

她知道,父親“蒸汽水泵,倒灌雲夢”的計劃,雖然能解燃眉之急,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想要讓這片土地徹底擺脫乾旱的宿命,就必須摸清它自身的“脾性”,找到最適合它的、可持續的耕作與灌溉方式。

於是,在指導地方官府建立起“隔離病院”、推行“飲開水”等防疫措施的同時。

丫丫也帶領著一批農學司和醫藥司的學子們,頂著毒辣的日頭,走遍了雲夢災區的山山水水,田間地頭。

她們,用特製的“土鑽”,從不同的區域,鑽取深層的土壤樣本。

再用小巧的天平和簡單的化學試劑如草木灰水、酸醋等),對這些土壤的酸堿度、沙粘比、以及有機質含量,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記錄。


最新小说: 人生處處有獎勵 我的鍋是異世門 開局製卡師,一張核心找五年 工程師的學霸係統 全球詭異婚配,我的老婆是詭帝 從長征到長津湖,我氣吞萬裡如虎 仙路誅仙2 一封淒美的分手信 高武紀元:開局加載田伯光模板 全家騙我養私生子,重生老太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