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寧宣宗那一聲充滿了無儘豪情與希望的最高旨意,如同按下了啟動按鈕,讓整個大寧帝國南部數省這台龐大而又精密的社會機器,圍繞著“收購雛苗,北上救災”這八個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地運轉了起來。
一場史無前例的“生物軍團”大集結,在安國公府那早已遍布帝國每一個角落的商業網絡的調度之下,正式拉開了序幕。
……
江南蘇州府青石商會分號。
天還未亮,分號的大掌櫃楊萬裡便已是滿頭大汗。他看著門外那條從街頭排到巷尾望不到儘頭的長龍,臉上寫滿了焦急與興奮。
隊伍裡,是來自四鄉八鄰的農戶們。他們或用擔子挑著,或用板車推著,或用籃子提著,帶來了自家所有能動員的“家禽力量”。那此起彼伏的“嘎嘎”與“嘰嘰”之聲,彙成了一曲充滿了財富希望的交響樂,幾乎要將整個蘇州城的天空都給掀翻。
“快快快!都排好隊!一個一個來!”楊萬裡站在一張臨時搭建的高台之上,手持著一個蒸汽擴音法螺,聲嘶力竭地指揮著現場的秩序,“都聽好了!此次收購,乃是奉了安國公與皇帝陛下的雙重旨意,為的是北上中原,剿滅蝗災!此乃天大的功德!凡我家禽品相優良者,我青石商會,一律以高於市價一成的價格收購!絕不賒欠,當場兌付!”
他這番話,如同給本就火熱的場麵,又澆上了一勺滾油。
農戶們爆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
他們或許不懂什麼“生物防治”的大道理,但他們知道,安國公府,從不做虧待百姓的事。他們更知道,自家那些平日裡隻能換幾個銅板的雞鴨,如今,竟能為國出力,還能賣出個好價錢,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於是,一場充滿了鄉土氣息的“全民參軍”熱潮,在整個江南水鄉,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無數的農婦,將自家視若珍寶的老母雞,小心翼翼地送上了商會的收購車。
無數的孩童,也將自己從小養到大的小鴨子,依依不舍地交到了夥計的手中。
“鴨娃子,鴨娃子,”一個虎頭虎腦的農村小子,對著即將被裝車的鴨群,帶著哭腔喊道,“你……你到了中原,可要多吃蝗蟲,多立功勞啊!”
……
而在商會那巨大的貨場之內,另一場更為緊張,也更具技術含量的“戰前準備”,正在同步進行。
數百名由格物學院畜牧司緊急派來的學子,正帶領著商會的夥計們,將那些收購來的、數以萬計的雞鴨雛苗,進行著最後的“編伍”與“武裝”。
他們,用一種由竹篾和麻網編織而成的、分為數層、通風透氣的標準化“禽籠”,將這些“雞鴨士兵”,按照每籠五十隻的標準,進行分裝。
每一個禽籠之上,都掛著一個木牌,清晰地標注著其內部雛苗的數量、品種、以及……最終的目的地。
“甲字營,雛雞五千隻,目的地,中原青州府!”
“乙字營,鴨苗一萬隻,目的地,中原豫州府!”
……
與此同時,由安國公府緊急調撥的、一車又一車的“特製軍糧”——混合了豆餅、糠麩和切碎草料的精飼料,以及大量的清水,也被源源不斷地送入貨場,確保這些即將踏上千裡征途的“小戰士”們,能有充足的體力。
……
當夜幕降臨。
蘇州府外,那座專門為“京武鐵路”而修建的巨大貨運車站,早已是燈火通明戒備森嚴。
一列列早已清空了所有貨物的、長長的悶罐列車,靜靜地停靠在站台旁,如同等待著檢閱的鋼鐵巨獸。
隨著楊萬裡一聲令下。
一場史無前例的“生物軍團”戰略大投送正式開始!
數以萬計的標準化“禽籠”,在無數夥計和民夫的合力之下,如同流水線一般,被迅速而又有序地,裝載進了那些早已等候多時的火車車廂之內!
那“嘰嘰嘎嘎”的喧囂聲,在這一刻竟奇跡般地,彙成了一股充滿了無儘生機與希望的……出征號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