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然知道杜猛說的都是對的,而且他也是這麼做的。可是他做的,彆人卻未必學得來呀。
不過如今也沒有好的法子,不過這也提醒了自己,確實可以拿這話搪塞那幾位縣令。
賀郡守的來訪,隻是杜猛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
馬上春天來了,又是一年的春耕季。
今年鎮海縣的土地又開發出十萬畝,大半都種了棉花。
去年冬天他已經引進了數千台紡機和織機,如今新人的培訓也已經完成,數以千計的女子離開家庭進入作坊,開始做工的日子。
當她們做滿一個月,領到工錢的時候,一個個都是熱淚盈眶。
她們女人也並不是隻能在家裡圍著櫃台轉,丟下笊籬拿起掃帚,隻能做飯帶孩子。如今她們也能跟男人一樣賺錢,甚至賺的也不比他們少。
經過肖培的介紹,又有幾個不得誌的進士和舉人來到鎮海,在杜猛手下從事管理工作。
杜猛已經在遼東之地的地圖上劃出十幾塊區域來,分彆命名不同的縣市。而他手裡的這些人,就是未來的縣令。
當然他隻是侯爵,並沒有私自授官的權利。這些人就算是過去,也隻有總管之名。
雖然叫總管,但行使的就是縣令的權利。
這些人願意千裡迢迢地過來,就是想做事,想一展平生所學。
遼東之地幾乎完全是一片空白,可以任由他們在隨意發揮。
第一批一萬人,在三月前就進入遼東之地。此番他們就停留在沿海的區域,撿水源條件好的地方開始墾荒。
一萬人如今也隻能大致占據一縣之地,餘下的地方還得繼續移民過來。
但就是這一萬人,也引起當地土著的注意。他們不敢太靠近,隻是不斷地在周圍試探。
這些本地人常年受東夷人和高麗人的欺壓,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如今見這人外來戶們蓋房子開荒地,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的,不禁羨慕嫉妒。
而首批過來的官員很快就掌握了這個情形,立即跟杜猛提出意見和建議。
他們建議把這些人也收納進來,作為遼東領地的正式百姓,給他們落下戶籍,分配土地。
當然了,為了和鎮海移民百姓的區彆,可以給他們每戶授田十畝,至於說稅賦和義務,跟其他人是一模一樣的。
這個政策很快就得到杜猛的認可,於是那邊就讓人去周圍宣傳,歡迎他們過來落戶。
一開始那些人還擔心這是陷阱,但總有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見他們去了以後,真的給分了的,還借糧給他們現在吃,等秋後打下糧食後按吃了多少糧食還就行,不需要額外支付利息。
隻此一項,就讓好多人感激涕零。於是來投靠的人越發的多,沒幾天就來了幾千人。
喜歡開局癱瘓農夫,我帶兒女青雲直上請大家收藏:()開局癱瘓農夫,我帶兒女青雲直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