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虛海,無邊無際,孕育著一切可能與不可能。
這其中,自然不乏與秦絕相似的理想主義者。
他們有的是個體,有的是文明。
混沌不知道哪一處,就有這麼一個同樣懷著大同理想的超級文明,在其宇宙走向終點的那一刻,毅然決然選擇了前往帝國的朝聖之路。
熵寂宇宙。
就像他的名字,這是一個熵增不可逆轉,即將走向終點的宇宙。
在其中,有一個文明,名為熵海文明。
在宇宙最初的古老年代,當第一縷智慧的火花在名為源初星的蔚藍行星上點燃時,熵海文明的祖先們仰望星空,心中便埋下了一顆不安分的種子。
他們目睹了部落的紛爭,資源的掠奪,生命的脆弱與自然的殘酷。
隨即一種強烈,近乎本能的渴望,渴望和平共享,渴望消除隔閡,渴望生命不再被恐懼與匱乏支配…
這種渴望如同基因般烙印在文明的深處。
文明的腳步踏出源初星,邁向星辰大海。
科技的爆炸式發展帶來了力量,也帶來了更深層次的反思。
當熵海人掌握了足以撕裂星辰的能量,當他們目睹了更多文明因貪婪,猜忌,資源爭奪而走向毀滅或自我禁錮時,那個源自源初星的樸素渴望升華了。
“大同社會”這個詞彙,在熵海文明的黃金時代,成為了最崇高的理想與信仰。
它不再僅僅是和平共處,而是資源的絕對共享與循環,智慧的徹底融合與共生,生命的永恒升華與和和諧,秩序的完美自洽與永續。
這理想…如此璀璨,如此宏大!
它成為了熵海文明前進的燈塔,一代又一代的領袖,那些被稱為“大同議會”的成員們為此不斷奮鬥。
他們並非權力者,而是最純粹,最狂熱的理想主義者與殉道者。
他們畢生奉獻,殫精竭慮,推動著科技,社會,倫理的發展,隻為向那大同的彼岸靠近一步,再靠近一步。
熵海文明的巔峰時期,其疆域橫跨億萬光年。
他們掌握了物質重組技術,能將宇宙塵埃轉化為宜居星球。
他們實現了意識上傳與共享,個體智慧在靈思之網中碰撞融合,創造力空前。
他們更是構建了維度穩定錨,拓展生存空間,延緩宇宙膨脹的局部影響。
社會結構高度和諧,犯罪近乎絕跡,個體價值在集體智慧中得到最大體現。
那時的熵海,仿佛真的觸摸到了大同的邊緣。
星海間穿梭的並非戰艦,而是滿載知識與希望的探索船。
文明內部沒有壓迫,隻有共同追求真理與美好的熱情。
他們自豪地宣稱:我們正在創造一個能對抗宇宙冰冷法則的永恒烏托邦!
然而,無論科技如何發達,社會如何和諧,一個冰冷的詛咒始終縈繞在熵海文明的身邊。
那便是…熵增定律!
起初,它隻是理論物理課本上的一個公式。
但隨著文明發展,對宇宙認知的加深,熵海人驚恐的發現,能量守恒,但品質在降級,無論他們如何高效利用能量,最終都會轉化為無法再利用的廢料。
物質不滅,但秩序在消散,再精密的循環係統,也無法百分百回收所有物質,總有微小,不可逆的耗散在發生。
星辰在冷卻,物質在衰變。
空間在膨脹,時間在稀釋,宇宙本身的膨脹,將物質與能量拉得越來越遠,侵蝕著一切有序的存在。
時間,在宏觀尺度上,似乎指向一個越來越無序的未來。
熵海文明傾儘所有智慧去對抗,他們研發了逆熵引擎,試圖在局部區域逆轉熵增,卻隻能維持短暫平衡,且消耗巨大。
他們探索了真空零點能,卻發現提取過程本身也在製造新的無序。
他們構想了宇宙重啟,但理論推演顯示,那可能隻是另一個熵增循環的開始。
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