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漸漸散去,但仍有幾個年輕的學生模樣的公民圍在劉大虎身邊,臉上洋溢著興奮與好奇,嘰嘰喳喳地問個不停。
“劉爺爺!劉爺爺!您當年真的親眼見過陛下嗎?陛下…陛下長什麼樣子啊?”
一個看起來隻有十五六歲,穿著學院製服的少年迫不及待地問道,眼睛亮晶晶的。
劉大虎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露出一個慈和的笑容,並沒有絲毫的不耐煩。
他習慣性地抬起粗糙的大手,輕輕撫摸著一直揣在懷裡,貼身處的一個物件。
那動作極其自然,仿佛是一種下意識的慰藉。
“見過,當然見過。”
他的聲音溫和了許多,帶著追憶,“陛下啊…那時候還很年輕,但那雙眼睛…嘿,亮得嚇人,好像能看透人心似的。”
“他站在那裡,不用說話,就讓人覺得…安心,覺得跟著他準沒錯!”
他說的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讓少年們聽得入了神。
另一個梳著馬尾辮的女學生好奇地追問:“劉爺爺,那時候打仗是不是特彆可怕?”
“您…您不怕嗎?”
劉大虎聞言,哈哈一笑,拍了拍自己結實的胸膛:“怕!怎麼不怕?”
“刀槍無眼,誰不怕死?”
“老子…咳咳,爺爺我當時也怕得腿肚子轉筋呢!”
他及時改了口,引得學生們發出一陣善意的輕笑,氣氛更加融洽。
“但是啊,”
劉大虎的語氣漸漸沉重下來,目光望向遠方,仿佛穿透了時空,“一想到身後就是咱們剛剛有點起色的家園,想到陛下還在城樓上站著,那股怕勁兒不知怎麼就憋成了一股狠勁兒!”
“就想著,拚了這條命,也得把那些狗娘…咳咳,把那些敵人擋在外麵!”
他的話語依舊帶著老兵特有的粗糲,卻透著一股真摯灼熱的情感,讓年輕的學生們安靜下來,眼中充滿了敬佩與向往。
一個較為沉穩的男學生上前,問道:“劉老,我們曆史課上學過那段歲月,說是篳路藍縷,無比艱難。”
“可我們出生時,帝國已經很強大了,有時候覺得,那些故事離我們好遠。”
“您覺得…我們這一代,還能有您和先輩們那樣的血性和擔當嗎?”
這個問題似乎觸動了劉大虎內心更深層的東西。
他沉默了片刻,那隻一直輕輕撫摸懷中物件的手停頓了一下,眼神中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有欣慰,有感慨,也有一絲無法形容唏噓。
他再次緩緩摩挲著懷中的木雕,仿佛從中汲取著某種力量,緩緩開口:
“不一樣啦…時代不一樣啦。”
他的聲音帶著長者的溫和與滄桑。
“我們那會兒,是沒得選。”
“不變強,就得死,就得被欺負,是被逼到絕境了,隻能咬著牙,豁出命去拚出一條血路。”
他目光掃過眼前這些青春洋溢,眼神清澈,生活在和平繁榮中的年輕麵孔,語氣變得愈發柔和:
“你們這一代好啊…生在這麼好的時候,帝國強盛,資源豐富,有學上,有前途…這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