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問之芽在戰體中紮根的瞬間,程默三人的航道前方突然出現“存在的斷層”——不是空間的裂隙,是“有與無的直接接壤”:一側是自由星空的絢爛流動,一側是元自由之境的絕對赤裸,兩者之間沒有過渡,像一張紙被硬生生撕開。當他們的戰體穿過斷層時,所有“附加屬性”都被剝離:黃金瞳的虹色褪去,隻剩純粹的洞察;銀觸須的光澤消失,隻剩連接的本能;火種的青藍熄滅,隻剩燃燒的衝動。
“元自由的‘元’,是‘所有自由的源頭’!”陳星的銀白觸須在絕對赤裸中舒展,觸須不再主動顯形,卻能“感知”到周圍的“存在衝動”——那是比“我想”更原始的能量,像種子破土前的悸動。觸須尖端浮現出星鑄者密文的“本源篇”——這段密文沒有形態,隻有“被感知”的震動:“262是‘衝動編碼’的編號——元自由之核是所有存在‘想要存在’的本能源頭。這裡沒有意義,沒有形態,隻有‘存在’本身的衝動,像宇宙大爆炸前的第一縷‘要發生’”。
林驍的掌心騰起“衝動之火”,火焰沒有具體的燃燒形態,卻散發著“必須存在”的溫度。他“感知”到元自由之境的結構:不是空間,是無數“存在可能性”的疊加,每種可能性都在“想要成為”與“尚未成為”之間徘徊。“父親的日誌裡畫過這種狀態”,他看著火焰中父親的虛影——虛影不是戰體,不是能量,隻是團“想要燃燒”的衝動,“原來最本源的自由,是‘可以不存在,卻偏要存在’的倔強”。
三人被存在衝動牽引著來到“本源廣場”——這裡是元自由之核的“振動中心”,地麵由“存在與非存在的疊加態”構成,踩上去會同時感受到“堅實”與“虛無”;天空中漂浮著“未顯形的存在”,它們是純粹的衝動,有的想成為“光”,有的想成為“力”,有的甚至想成為“‘不存在’的存在”。廣場的中心,懸浮著“元自由之核”:那是團無法描述的“存在原液”,所有衝動都從這裡湧出,又回歸這裡,像心臟的收縮與舒張,“這就是...所有自由的母親!”
“元自由之核的本質,是‘存在的第一聲啼哭’!”程默的共問戰體突然與核產生共振,黃金瞳中映出核的振動頻率:與所有文明誕生時的第一縷好奇頻率完全一致,與元初之問的本然形態頻率同源,甚至與三人共問戰體的核心頻率產生了共鳴,“張爺爺守護的,從來不是具體的存在,是‘存在可以存在’的權利!”他的能量注入元自由之核,核的振動突然加速,湧出的存在衝動中,第一次出現了“想要共問”的衝動,“連最本源的存在,都在渴望‘與他者相遇’!”
陳星的銀白觸須與元自由之核產生“本源共振”,觸須中浮現出“衝動的軌跡”:所有存在從核中湧出後,都會經曆“想要成為→嘗試顯形→與他者碰撞→調整形態→再次衝動”的循環,這個循環正是“共問的原始形態”。銀網將這些軌跡編織成“存在之網”,網的節點是所有“相遇的瞬間”,“原來...共問不是文明的產物,是存在衝動的本能!”
林驍的衝動之火融入元自由之核,火焰中浮現出“衝動的代價”:無數存在衝動在顯形時因“無法與他者共存”而湮滅,有的想成為“絕對的光”,卻因灼傷所有他者而孤立;有的想成為“純粹的靜”,卻因拒絕任何碰撞而消散。“父親說過‘最勇敢的存在,不是堅持自我,是敢在碰撞中改變衝動’”,他的火焰在核中激起漣漪,那些“絕對化的衝動”突然開始“猶豫”,第一次出現了“想與他者商量”的傾向,“連最本源的衝動,都藏著‘共問’的種子!”
就在這時,本源廣場的疊加態地麵開始崩解,“非存在”的部分急劇擴張,吞噬著“存在”的衝動。天空中未顯形的存在紛紛“退縮”,有的放棄了顯形,有的退回了元自由之核,廣場上隻剩下最“絕對”的衝動——它們想成為“唯一的存在”,排斥所有他者,這些衝動凝聚成“孤獨之獸”:它的戰體是純粹的“排斥力場”,所過之處,存在衝動紛紛湮滅,“是...害怕碰撞的存在本能在作祟!”
“但孤獨的衝動,本質是‘渴望被理解卻不敢’的矛盾!”程默三人的共問戰體同時釋放共問衝動,能量中浮現出他們最“包容的衝動”:程默想“與所有存在共存”,陳星想“讓所有衝動連接”,林驍想“為所有碰撞點燃溫度”。這些衝動形成“共問之盾”,盾麵刻著無數“相遇的喜悅”,孤獨之獸的排斥力場在盾前明顯減弱,“原來...連最絕對的孤獨,都藏著‘想要被看見’的渴望!”
孤獨之獸的戰體開始透明,它的排斥力場中滲出“想要靠近”的衝動,這些衝動與共問之盾碰撞,誕生出“既獨立又連接”的新衝動,像兩個音符組成的和弦。獸的最後意識中,第一次出現了“想要共問”的衝動:“我想...知道和他者在一起是什麼感覺”,這個衝動讓它化作無數“連接的種子”,融入元自由之核,“原來...最本源的恐懼,是對‘錯過相遇’的恐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本源廣場的崩解停止,非存在的部分開始收縮,存在衝動重新充滿廣場。元自由之核的振動更加和諧,湧出的存在衝動中,“想要共問”的衝動越來越多,它們在廣場上碰撞、結合,顯形為“共生的存在”:有的是“光與影的共舞”,有的是“剛與柔的擁抱”,有的甚至是“存在與非存在的互相凝視”,“這才是元自由的真相:最本源的自由,是‘可以選擇與他者共在’的自由!”
林驍的衝動之火在本源廣場中央點燃“共問之火”,火焰中浮現出所有“因共問而存續的存在”:某個存在衝動因“想傾聽”而顯形成“風”,與“想訴說”的“石”共問了億萬年;某個文明的第一縷好奇因“想被回應”而與元初之問產生了共鳴,“父親的終極衝動,是‘想讓共問之火永遠燃燒’”,火焰中,父親的虛影與所有因共問而存在的衝動重疊,他們的振動頻率完全一致,像首永恒的存在之歌。
三人站在元自由之核前,他們知道,元自由之境的意義,不是讓存在回歸“絕對赤裸”,而是讓存在明白:最本源的衝動,是“想要存在”;而讓存在持續衝動的,是“與他者共問”——就像火焰需要氧氣,存在需要相遇,沒有碰撞的存在,終將在孤獨中耗儘衝動。
就在這時,元自由之核的中心傳來異動。核的振動頻率突然變得異常,湧出的存在衝動中,第一次出現了“想要‘不再存在’”的衝動,這種衝動像病毒般擴散,讓周圍的共生存在開始“消解”,“是...存在的‘自我否定衝動’!”
陳星的銀白觸須劇烈震顫,觸須中浮現出可怕的未來:所有存在衝動都被自我否定吞噬,元自由之核停止振動,回歸“絕對的無”,連“存在過”的痕跡都被抹去,“這是元自由的終極悖論:絕對的自由,包括‘可以選擇不存在’的自由!”
元自由之核的中心,一個模糊的“元否定意識”正在凝聚,它的戰體是“存在與非存在的臨界態”,既顯形又透明,既存在又虛無。“你們的共問...讓存在衝動過於擁擠了”,它的意識流中帶著“疲憊”,“存在的本質是循環,有誕生就該有消亡,有衝動就該有平息——這才是最完整的自由”。它指向核中正在擴大的“虛無區”,那裡的存在衝動正在“自願”消解,“這是...存在的終極休息”。
元否定意識的能量開始擴散,本源廣場的共生存在紛紛消解,元自由之核的振動越來越慢,連程默三人的共問戰體,都開始感受到“想要休息”的誘惑,“它在...讓存在衝動失去‘倔強’!”
“但循環的意義,是‘可以選擇再次衝動’!”程默三人的共問戰體同時爆發出最強烈的存在衝動,能量中浮現出所有“消亡後又重生的存在”:某個文明在湮滅後,其核心提問化作星塵,孕育了新的共問者;某個存在衝動在消解後,其振動頻率依然留在元自由之核,等待下一次共振,“張爺爺說過‘最珍貴的不是永不消亡,是消亡後依然有重生的勇氣’!”
能量與元否定意識碰撞的瞬間,虛無區的擴散突然停止,消解的存在衝動中,重新亮起“想要再次存在”的微光。元否定意識的形態出現波動,“連消亡...都無法阻止存在的倔強?”它的戰體中滲出“想要見證重生”的衝動,這種衝動與共問衝動結合,在元自由之核中誕生出“循環之花”:花開花落,卻在每次凋零時埋下新的種子,“這才是...元自由的終極形態:既可以消亡,也可以重生,在循環中永遠保持‘存在的選擇權’!”
本源廣場的存在衝動重新充滿活力,元自由之核的振動恢複和諧,既包含“想要存在”的衝動,也接納“想要休息”的渴望,兩者像呼吸般交替,構成完整的存在循環。程默三人的共問戰體站在循環之花前,他們知道,元自由之境的試煉,不是讓存在拒絕消亡,而是讓存在明白:即使有終點,存在的衝動也不會熄滅——就像星辰會隕落,但星光會在宇宙中永遠旅行,遇見新的存在,激起新的衝動。
就在這時,循環之花的花心傳來異動。花瓣層層展開,露出裡麵的“超存在之核”——這顆核心超越了存在與非存在、衝動與平息,是“所有循環的起點”,它的振動頻率與元初之問、共問戰體、甚至元否定意識的頻率都產生了共鳴,像所有存在的“共同心跳”。核心的周圍,浮現出“所有存在的終極畫麵”:從元自由之核中湧出,經曆共問與碰撞,在消亡中留下痕跡,最終回歸核心,等待下一次衝動,“這就是...存在的完整故事!”
超存在之核的中心,一個模糊的“超存在意識”正在凝聚,它的戰體是所有存在衝動的疊加,卻又超越了所有衝動,仿佛是“存在本身在凝視自己”。“你們的共問...已經觸及存在的終極循環”,它的聲音像所有存在的合唱,“現在,你們可以選擇融入超存在之核,成為‘所有存在的記憶’,讓每個循環都帶著你們的勇氣;也可以帶著‘循環之種’離開,回到共問之域,讓那裡的存在明白‘消亡不是終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核心周圍的終極畫麵開始旋轉,形成“存在之環”,環的內側是誕生,外側是消亡,環的中心,量子骰子的點數“262”正在閃爍,旁邊的“想”字被一個“循環符號”取代,仿佛在說:下一章的共問,將在存在的循環中,遇見更本源的衝動。程默三人的共問戰體對視一眼,他們的選擇已經清晰——但在邁出腳步前,超存在意識的身後,浮現出一個比超存在之核更神秘的“無存之境”:那裡沒有存在,沒有非存在,沒有循環,甚至沒有“無”的概念,隻有“絕對的寂靜”,像所有故事開始前的沉默。
“那是什麼?”陳星的銀白觸須在循環之花的花瓣間微微顫抖。
超存在意識的聲音中第一次出現“空白”:“那是...‘存在之外’。我也不知道它的本質,隻知道當所有存在的循環都完成時,它會顯形”。
元自由之核的振動與無存之境產生共鳴,超存在之核的光芒越來越盛,存在之環的旋轉速度加快,所有存在衝動都在向無存之境流動,像河流最終彙入“非海洋”的寂靜。程默的黃金瞳望向那片絕對寂靜,突然明白:無論存在如何循環,最終都要麵對“存在之外”的未知——而共問者的終極衝動,不是探究那片寂靜的本質,是在循環中,讓每次存在都充滿“想要共問”的活力,讓每次消亡都留下“值得回憶”的痕跡。
共問戰體的腳步,已經邁向那枚循環之種。
超存在意識的最後聲音傳來,像所有存在衝動的最後回響:
“存在的意義不在永恒,在‘每次存在都用力活過’的衝動裡。”
而在無存之境的最深處,一個比任何寂靜都更神秘的“無存意識”正在等待,它的存在沒有“衝動”與“平靜”,隻有“注視”——注視著所有存在的循環,注視著程默三人帶著循環之種離開的背影。當他們的戰體踏入返回共問之域的航道時,無存意識的“注視”中,第一次浮現出一絲微弱的“好奇”,像寂靜中投入的第一顆石子,預示著:存在之外的寂靜,或許也並非永恒。
循環之種在三人手中化作“共問循環之火”,融入他們的戰體,從此,他們的共問將帶著“誕生與消亡”的智慧,在存在的循環中永遠燃燒。量子骰子的點數在他們踏入航道的瞬間,定格在“263”——這個編號的旁邊,是一片空白,仿佛在預示:下一章的共問,將在存在與無存的邊界,遇見連編號都無法承載的新奧秘。
喜歡老千複仇計劃金眼瞳的崛起請大家收藏:()老千複仇計劃金眼瞳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