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前奏聲漸弱,薩丁丁終於開嗓了。
“月濺星河,長路漫漫。
風煙殘儘,獨影闌珊。
誰叫我身手不凡,誰讓我愛恨兩難。
到後來,肝腸寸斷。”
薩丁丁的演唱,帶著濃濃的敘事感。
而以空靈、高亢的嗓音著稱的她,在開場這段中低音區表現,依然十分穩定,音質飽滿得近乎cd質感。
極致壓抑的前兩句,到【獨影闌珊】四個字的時候,已經近乎低聲呢喃。
但很快,下一句唱到【身手不凡】的時候,歌曲迎來了一次小小的觸底反彈。
這裡薩丁丁的真假音轉換堪稱完美,傳遞出極強的穿透力和爆發力,卻在下一秒收放自如,再到【肝腸寸斷】的時候,聲調再次漸弱,一字一句,仿佛杜鵑泣血。
而這種近乎朗誦的表達方式,更是將她極致的情感控製力,展現得淋漓儘致。
一下把觀眾的情緒徹底調動起來。
“歌詞好美啊!意境也很獨特,有種位於九霄之上的感覺。”
“畫麵感極強,我仿佛親眼看到了那個桀驁不馴的猴子!”
“這個悟空好孤獨啊!我有點想流淚是怎麼回事?”
觀眾這邊也能明顯感覺出這首歌的獨特。
它確實有彆於目前市麵上的各種流行樂,一首歌仿佛在述說一個故事,也難怪需要薩丁丁這種國家隊級彆的歌手來演繹。
哪怕隻聽了前麵小小的一段,但所有觀眾已經打從心底裡認同了這首歌。
而隨著笛聲的切入,歌曲再添一股宿命感。
“幻世當空,恩怨休懷。
舍悟離迷,六塵不改。
且怒且悲狂哉,是人是鬼是妖怪。
不過是,心有魔債……”
依舊是和第一段類似的落落起落,但整體音調還是拔高了一些,仿佛在醞釀著什麼。
下一秒的歌詞一出,無論是現場的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歌迷,無不跟通體過了電一般,汗毛豎起,從頭到腳都酥酥麻麻的。
“叫一聲佛祖,回頭無岸。
跪一人為師,生死無關。
善惡浮世真假界,塵緣散聚不分明,
難斷!!!”
先是佛祖二字,這裡薩丁丁用了一種近乎禱告的表達方式。
同時又有些神似老西遊記電視劇裡,悟空向佛祖求援的聲音,小味撓一下就上來了。
而從後麵的【回頭無岸】開始,薩丁丁用上了淡淡的戲腔。
雖然和原唱戴荃相比,薩丁丁這邊的戲曲氛圍整體要弱上不少,但從歌曲融合度的角度來說,薩丁丁的唱法無疑更加高級。
這種戲腔加民族唱腔的結合,給予了歌曲超乎尋常的魅力。
而在副歌前,最後那一聲拖長的【難斷】,二者雖然同為戲腔,但采取的處理方式卻截然不同。
戴荃采取的是漸強的高音。
而薩丁丁卻是在【斷】字上采取了弱音。
這種怒音之後又弱下去的處理方式,那種欲說還休的感覺,使得整第一段主歌的無奈情緒達到一個小高潮。
然而最絕的是,這種弱化的處理,使得接下來的副歌情緒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