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嘛,生意,不寒磣——《讓子彈飛》
這世上,沒人會和錢過不去,尤其是生意人。
《讓子彈飛》首日點映大爆後。
不止第一波跟隨張瀟辰的院線加大了排片量,又有幾個小院線倒戈投入張瀟辰的陣營。
因此相較於首日。
《讓子彈飛》大規模點映第二日,排片迎來了一波小幅度提升,來到了6000多場。
剩下一些以幾個老牌院線為首的院線聯盟,也都蠢蠢欲動。
據星辰內部分析人士判斷,這些院線無非覺得點映場首日所取得的成績中,粉絲含量過高,以及水分過大。
隻要接下來一兩天,《讓子彈飛》繼續保持高上座率。
他們遲早扛不住。
關於這點,張瀟辰倒是看得很開。
【大規模點映】是個全新的模式。
甚至在外人看來,這個模式無異於孤注一擲。
畢竟沒人有義務陪你冒險。
哪怕是前世的《藥神》,巔峰三萬多的點映場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想要排片量,那就用口碑和數據說話,這很公平。
本來像《讓子彈飛》這種帶政治隱喻的劇情片,初期排片就不會很高。
太容易玩脫了。
尤其是導演薑聞,作品質量那絕對是沒話說。
但票房,隻能說勉勉強強。
院線人家是開門做生意的,不是影評機構。
好和賣座,那是兩碼事。
地球上,《藥神》出品方就是想要打破院線的偏見。
證明現實主義劇情片,同樣也能賣座,所以才整出了【大規模點映】這麼個套路。
賭的就是《藥神》能憑電影質量,在正式上映前,就能口碑大爆。
事實證明,他們賭對了。
最終在院線的支持下,一路高歌猛進,砍下令人瞠目結舌的票房。
現在,這場賭局提前了四年。
而被推上賭桌的,也變成了一部叫作《讓子彈飛》的電影。
歸根結底,張瀟辰同樣是想替《讓子彈飛》在初期爭取一個好的排片率。
而院線,始終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多賺錢,利益最大化。
所以隻需要向他們證明《讓子彈飛》的潛力。
他們自然會乖乖的撲上來。
還是那句話。
賺錢嘛,生意,不寒磣!
……
……
連續兩天點映收獲千萬票房,終於有嗅覺敏銳的媒體開始報道這一現象。
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反響。
但問題是,非業內人士很難理解【大規模點映】這個模式的超前。
看慣了以億為單位的票房數字,也很難對千萬票房產生太大的情緒波動。
更何況點映場次雖然多,但放大到全國範圍內還是杯水車薪。
且觀影群體依然以粉絲為主。
這也進一步限製了《讓子彈飛》的影響力擴散。
畢竟正式上映的電影,尚且需要三四天的時間,來發酵口碑。
張瀟辰也沒想過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
相較於目前所取得的票房,他還是更關心明天的點映排片量。
星辰方麵還在鍥而不舍的跟各大院線溝通。
已經開放點映的,希望他們能加大排片。
沒開放點映的,則是希望他們試著加入點映大軍。
哪怕少排幾場呢?
畢竟誰也彆跟錢過不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