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影圈的老江湖,【大規模點映】可能帶來的利弊,張毅謀自然是清楚的。
像一些主打演員陣容,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作品。
搞這種大規模點映無異於找死。
本來還可以打個信息差,憑借流量熱度,在上映頭幾天狂攬一波票房。
等到爛口碑傳開,人早就賺個盆滿缽滿了。
結果你畫蛇添足,弄個大規模點映,上來把底全泄了。
等到影片正式上映,哪還有韭菜會送上門來割?
直接就一個暴死!
然後一些中規中矩的電影,同樣不適用【大規模點映】。
因為提前暴露口碑,總歸是有風險的。
再加上如果形成不了口碑效應,人院線憑什麼給你加排片呢?
到最後,一通忙活隻換得個一場空。
擔了風險,票房還不如正常上映。
所以隻有真正對自己影片有自信,相信自己電影能創造奇跡的,才適合走這個路子。
張毅謀停下思考,舒緩了一下情緒。
這段時間,他確實壓力很大。
自打拍完《十三釵》,他已經三年沒有新片上映了。
這次的《歸來》,不但象征著他回歸電影圈的決心,更是他回歸自己最擅長文藝領域的一次嘗試。
原時空,他的這次嘗試顯然並不成功。
典型的叫好不叫座。
三億不到的票房,無疑宣告了他最熟悉的那套敘事已經被主流觀眾拋棄。
時隔兩年,他又搗鼓出了一部轉型之作——《長城》。
再度口碑暴死。
自此大片夢徹底破碎。
再往後,他就成了資本的形狀。
一部《滿江紅》,火了【一鏡到底】的梗,同時也敗光了路人緣。
但現在,張毅謀顯然怎麼也想不到。
未來有一天會成為業界笑柄,進而晚節不保。
他現在滿腦子都是,走大規模點映的路子,能不能有利於《歸來》的票房成績?
理論似乎可行。
但事實是,【大規模點映】還是個新得不能再新的路子。
就連第一個吃螃蟹的張瀟辰,都還沒出新手村呢!
大規模點映到底能不能對票房產生積極影響。
院線到底會不會買賬。
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所以一切還得等到《讓子彈飛》上映後,才能蓋棺定論。
甚至不止是他,整個電影圈都在盯著這部電影呢!
都想看看,鬨了這麼大動靜,《讓子彈飛》究竟能交出怎樣的答卷。
……
……
《讓子彈飛》上映在即。
隨著點映場次越排越多。
越來越多看過點映場的觀眾,開始在網上分享觀影感受。
其影響力也在逐漸破圈。
自此,媒體也紛紛加入進來,準備蹭這一波流量。
各種評論總結、票房數據,連同大規模點映這個全新宣傳手法,在媒體爭先恐後的傳播下,迅速傳遍整個互聯網。
在引發廣大網友好奇心的同時,又進一步刺激了點映票房。
6月30日,《讓子彈飛》點映最後一天。
儘管排片量已經來到了恐怖的兩萬五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