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走到橋頭,站在橋上,低頭看著湖麵的倒影。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交織在一起,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你看,那邊湖裡開滿了荷花,”
鐘小艾指著遠處說,“夏天來這裡真是太合適了。”
“是,”
祁同偉笑著回應,“這些荷花不僅好看,還帶著一股淡淡的香味,讓人感覺心情特彆舒暢。”
這時,一個拿著相機的遊客走過來,熱情地打招呼:“兩位是第一次來頤和園嗎?”
“是的,”
鐘小艾笑著回答,“我們是新婚夫妻,特意來這兒度蜜月的。”
“太好了,”
那遊客笑著說,“頤和園景色真美,特彆是十七孔橋。你們站在這兒拍照一定很好看,我可以幫你們拍幾張照片嗎?”
“那就太好了,”
祁同偉感激地說,“我們正愁找不到好角度呢。”
那人立刻調整好相機,對準他們倆:“笑一笑,自然點,可以拉著手,或者靠得近一點。”
哢嚓一聲,一張張漂亮的照片被拍了下來。祁同偉和鐘小艾看著屏幕上的照片,滿意地點頭。
“謝謝你,”
鐘小艾對那個遊客說,“這些照片真的太美了,我們會一直留著的。”
“不客氣,”
那人笑著回應,“希望你們蜜月玩得開心。頤和園還有很多漂亮的景點,你們可以慢慢看。”
“一定會的,”
祁同偉點頭道謝,“再次感謝你幫忙。”
兩人繼續沿著橋往前走,不時停下來欣賞周圍的景色。橋上人來人往,有的在拍照,有的在看湖景,每個人都顯得很開心。
這裡真的太漂亮了,”
鐘小艾感歎道,“每走一步都特彆舒服。”
“沒錯,”
祁同偉附和著說,“頤和園不隻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它還承載著深厚的曆史和文化。”
他們走到橋的另一頭,碰到了幾個外國遊客,其中一個人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問:“請問,這是什麼地方?”
“這裡是十七孔橋,”
鐘小艾微笑著回答,“它橫跨昆明湖,全長150米,寬8米,有17個橋洞。這座橋不僅好看,還有很重的曆史意義。”
“謝謝你們,”
外國遊客感激地說,“頤和園的景色真美,我們特彆喜歡這裡。”
“祝你們在中國玩得開心,”
祁同偉友好地說道,“如果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找我們。”
“會的,謝謝!”
外國遊客高興地離開了。
從十七孔橋繼續往前走,祁同偉和鐘小艾沿著湖邊慢慢走著。不久後,他們來到了蘇州街。這條仿古的商業街在頤和園西北角,長有三百多米,兩邊都是店鋪,賣各種手工藝品、紀念品和傳統小吃。街上有一條小河流過,河上架著幾座小橋,兩岸柳樹成蔭,景色非常雅致。
“這就是蘇州街嗎?”
鐘小艾興奮地問,眼睛掃過兩邊的店鋪,“這裡真的很像江南水鄉!”
“是的,”
祁同偉微笑著說,“蘇州街是模仿清朝時期江南水鄉的建築風格建的。走在裡麵,就像回到了幾百年前的江南小鎮。這條街其實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曆史呢。”
“真的嗎?”
鐘小艾好奇地問,“你能跟我說說嗎?”
“當然可以,”
祁同偉解釋道,“蘇州街是乾隆皇帝為了滿足他對江南水鄉的向往而特意建造的。乾隆皇帝多次南巡,非常喜歡江南的風景和文化,於是他在頤和園裡照著蘇州的樣子,建了這條商業街。這裡不光有店鋪,還有小河和橋,完全複刻了江南水鄉的模樣。”
“原來是這樣,”
鐘小艾感歎道,“乾隆皇帝真是費心了,居然能在北方還原出江南的風情。”
兩人走進了一家賣手工藝品的店鋪,店裡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包括精致的瓷器、刺繡和木雕等。
“你們好,歡迎來店裡!”
店主熱情地打招呼,“這些都是我們精心挑選的手工藝品,每一件都有特彆的含義。”
“謝謝,”
鐘小艾微笑著回答,“我們是剛結婚的,特地來頤和園度蜜月,想買些有紀念意義的小東西。”
“那正好,”
店主推薦道,“這款青花瓷瓶是我們店裡的暢銷品,設計精致,寓意吉祥,特彆適合當紀念品。”
“這個青花瓷瓶確實挺好看的,”
鐘小艾拿起瓷瓶仔細看了看,“我們就買一個吧。”
“好嘞,”
祁同偉付了錢,小心地把瓷瓶包好,“這個瓷瓶一定會成為我們美好回憶的一部分。”
離開手工藝品店後,兩人繼續在蘇州街上走著。路上人來人往,有人拍照,有人吃小吃,大家都很開心。
“你們看,那邊有賣桂花糕的,”
鐘小艾指著不遠處的小攤,“我記得小時候媽媽常給我做桂花糕,味道特彆棒。”
“那我們去嘗嘗吧,”
祁同偉建議,“體驗一下地道的江南小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走到小攤前,攤主是個慈祥的老奶奶,正忙著做桂花糕。
“你好,兩位要些什麼?”
老奶奶笑著問。
“我們要兩份桂花糕,”
鐘小艾說,“聞起來真香。”
“好嘞,馬上就好。”
老奶奶麻利地切了幾塊,裝進盤子裡遞給他們。
“謝謝,”
祁同偉接過盤子,遞了一份給鐘小艾,“你嘗嘗,是不是和你媽媽做的味道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