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張合撫掌大笑,心中暗自思忖,“這馬謖如此愚蠢,竟然選擇在這缺水的山上紮寨,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他隨即下令讓士兵們用土袋將山下的溪流堵塞起來,斷絕了蜀軍的水源。接著,張合又讓人在穀口燃起炊煙,烤起了香噴噴的羊肉。
蜀軍士兵們站在山上,遠遠地望著山下那滋滋冒油的羊肉,再看看自己乾裂的嘴唇,心中的饑渴愈發難耐,軍心也開始漸漸動搖。
到了第三天,終於有士兵忍不住了,他偷偷地用自己的佩刀在地上挖了三尺深,然而,除了幾捧黃泥之外,什麼都沒有挖到。
更荒唐的是,馬謖為了穩定軍心,竟然下令將硯台裡的殘墨兌水,然後美其名曰“玄玉露”,讓士兵們飲用。
街亭失守當夜,馬謖蜷縮在斷牆下,懷裡還死死抱著《孫子兵法》。看著潰逃的士兵們互相爭搶馬尿解渴,他終於崩潰大哭:"書上明明說"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什麼......"
四、空城計的"極限心理戰"與司馬懿的"職場顧慮"
街亭之戰,蜀軍大敗,諸葛亮被迫撤軍至西城。此時,西城城樓上,諸葛亮的手指在那把焦尾琴上微微顫抖著。他的目光越過城牆,落在遠處揚起的漫天塵土上,那是魏軍逼近的跡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諸葛亮突然輕笑出聲。他轉頭對身旁的童子說道:“取我那套待客的雲紋茶具來。”童子一臉驚恐,捧著茶具的手都在發抖:“先生,魏軍就要到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似乎對童子的擔憂不以為意。他緩緩地將蒙頂甘露倒入紫砂壺中,動作優雅而從容。然後,他對童子吩咐道:“把《鳳求凰》的曲譜換成《十麵埋伏》,但要奏得像《春江花月夜》。”
童子雖然心中不解,但還是照做了。隨著悠揚的琴聲響起,嫋嫋茶煙在城樓上彌漫開來。諸葛亮端起茶杯,輕抿一口,茶香四溢。
在這緊張的時刻,他卻顯得如此淡定自若。他的目光落在城門處,那裡有幾個老卒正慢吞吞地掃地,仿佛對即將到來的魏軍毫無察覺。這一幕讓諸葛亮想起了二十年前在隆中草廬撫琴的時光,那時的他也是如此的心境平和。
當司馬懿率領著十五萬大軍如洶湧的波濤一般湧向城下時,城樓上原本悠揚的琴聲卻突然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掐斷了一般,突兀地斷了半拍。
這半拍的停頓,仿佛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讓人的心跳都不禁為之一滯。
司馬昭見狀,心中一緊,他緊緊握住手中的佩劍,目光如炬地盯著城門,高聲喊道:“父親!城門大開,定是空城無疑啊!”
然而,司馬懿卻像是完全沒有聽到兒子的呼喊一般,他的目光如同鷹隼一般,死死地盯著城樓上的諸葛亮。
在諸葛亮的身後,一個若隱若現的書童引起了司馬懿的注意。那孩子的袖口處,沾著一些墨跡,而那墨跡的顏色,分明是未乾的調兵文書!
司馬懿的瞳孔猛地一縮,他立刻明白了這其中的玄機。
“退兵!”司馬懿突然勒轉馬頭,他的袍袖如旋風一般掃過,將司馬昭手中的令旗狠狠地擊落。
司馬昭驚愕地看著父親,不明白他為何在這關鍵時刻突然退兵。
司馬懿壓低聲音,對兒子耳語道:“你可知曹睿為何如此重用我?若今日我擒了諸葛亮,以我這‘鷹視狼顧’之相,還能在朝堂上立足嗎?”
司馬昭恍然大悟,他這才明白父親的深意。
魏軍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了一片空曠的戰場。
城樓上,諸葛亮望著魏軍遠去的背影,如釋重負地癱坐在琴凳上。
他這才發現,自己的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生死考驗。
他望著天邊的殘陽,苦笑著對薑維說道:“若不是前日我故意讓費禕在許昌酒樓醉酒,泄露‘西城有伏兵’的消息,今日這出戲……恐怕就唱不下去了啊。”話音未落,手中茶盞"當啷"墜地,摔得粉碎。
五、上方穀的"天意弄人"與諸葛亮的無奈
上方穀內,氣氛異常緊張。諸葛亮站在穀頂,手中緊握著硫磺火把,他的手不受控製地劇烈顫抖著。他的目光緊盯著下方穀中,司馬懿父子正緩緩踏入這個死亡陷阱。
就在這時,諸葛亮的腦海中突然閃現出劉備白帝城托孤時的場景。那時,劉備緊緊握住他的手,將蜀漢的未來托付給他。如今,麵對如此關鍵的時刻,諸葛亮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悲傷,淚水模糊了他的視線。
然而,他深吸一口氣,強忍住內心的情緒波動。他知道,此刻不能有絲毫猶豫,必須果斷行動。他高高舉起令旗,用儘全身力氣大喊一聲:“點火!”
隨著令旗的揮落,穀中瞬間燃起熊熊烈焰。火舌如惡魔般肆虐,舔舐著魏軍的鎧甲,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響。魏軍被突如其來的大火嚇得驚慌失措,慘叫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老賊!”諸葛亮激動得將手中的羽扇狠狠地甩在地上,“等滅了魏賊,我定要在穀口立塊碑,刻上‘諸葛武侯焚奸處’!”他轉頭對身旁的薑維笑道:“此戰之後,讓蔣琬在成都開個火鍋店,就叫‘上方穀烈焰鍋’,讓世人都知道我今日之功績!”
然而,就在他話音未落之際,天空中突然響起一聲震耳欲聾的炸雷。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間被烏雲籠罩,仿佛末日降臨。緊接著,豆大的雨點如瓢潑般砸向地麵,與滾燙的岩石碰撞後,騰起陣陣白霧。
司馬懿見狀,急忙跪在泥水中,任憑雨水衝刷著他臉上的煙灰。他突然仰頭大笑起來:“孔明啊孔明!這是天意!天不亡我大魏啊!”
諸葛亮站在山穀之中,仰望著天空中如瓢潑般傾瀉而下的大雨,心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腳步有些踉蹌,仿佛隨時都可能倒下。
他艱難地伸出雙手,緊緊地扶住穀壁,試圖穩住自己的身體。然而,那穀壁因為雨水的衝刷而變得濕滑無比,他的手指幾乎無法抓住任何東西。
冰冷的雨水無情地打在他的臉上,與他眼眶中滑落的淚水交織在一起,順著臉頰流淌進他的口中。那股鹹澀的味道讓他感到一陣惡心,但他已經無暇顧及這些。
此時此刻,他的腦海中不斷回響著出征前譙周夜觀星象時說的話:“歲星逆行,不利北伐。”當時,他對這句話並未太過在意,隻覺得是無稽之談。然而,現在看來,這似乎成了一個可怕的預言。
“備油紙傘!快!”突然間,諸葛亮像是想到了什麼,他用儘全身力氣大喊道,聲音在空曠的山穀中回蕩,但很快就被那震耳欲聾的雨聲所吞沒。
“把所有的火把都用油紙包起來……”他繼續嘶喊著,聲音已經變得沙啞而微弱,仿佛風中殘燭一般。然而,他的命令卻如同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六、五丈原的"星落秋風"與最後的牽掛
五丈原的秋夜,寒風卷著枯葉撲進軍帳。諸葛亮躺在竹榻上,骨瘦如柴的手還緊緊攥著《出師表》的殘稿。薑維跪在榻前,看著丞相咳出的血沫染紅了素帕,心如刀絞。
"伯約,"諸葛亮氣若遊絲,"把我的兵法......翻譯成白話文,要讓蜀中孩童都看得懂。還有,告訴陛下......"他突然劇烈咳嗽,"彆總吃甜食,蛀牙要疼......"
夜至三更,諸葛亮強撐著起身。帳外,七星燈陣在風中明滅不定,主燈的火苗突然劇烈搖曳。他望著北方天際,想起隆中對時"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誓言,想起先帝臨終前"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囑托,淚水順著溝壑縱橫的臉頰滑落。
"亮再不能臨陣討賊矣......"他顫抖著將羽扇放在胸口,"先帝,亮儘力了......"話音未落,主燈"噗"地熄滅,帳外狂風驟起,吹得軍旗獵獵作響。薑維撲上去時,隻摸到丞相漸漸冰涼的手,而北方天際,一顆流星拖著長長的尾焰,墜入茫茫夜色。
七、曹魏與東吳的不同反應
洛陽皇宮內,曹睿得知諸葛亮死訊時正在看雜耍。他猛地掀翻案幾,珍饈美饌灑落滿地:"快!擺酒!讓樂府作《破蜀樂》!"他舉起夜光杯,對著滿殿文武狂笑:"蜀漢沒了諸葛亮,就像烤肉沒了孜然!傳朕旨意,全國放假三日!"
江東建業,孫權聽聞消息後沉默良久。他緩緩摘下皇冠,命人撤去宴席:"取我的《孫子兵法》來。"指尖撫過諸葛亮曾批注的書頁,突然長歎:"此人一去,天下再無知音。當年赤壁共抗曹操,他在七星壇借風時,我就知道......"話音未落,手中竹簡"啪"地折斷。
五丈原上,蜀軍秘不發喪,悄然撤軍。當司馬懿率軍追至時,隻見空蕩蕩的營寨裡,灶火猶溫,棋盤上的棋子還保持著未完的戰局。他凝視著諸葛亮遺留的羽扇,良久吐出一句:"天下奇才也!"而千裡之外的成都,劉禪抱著諸葛亮生前贈送的《誡子書》嚎啕大哭,麥芽糖粘在書頁上,暈開一片模糊的字跡。
諸葛亮的離世,不僅改變了蜀漢的命運,更在三國曆史上掀起驚濤駭浪。他用一生詮釋了"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忠義,雖未能實現北伐大業,卻將智慧與氣節化作璀璨星辰,永遠閃耀在曆史的天空。而三國的故事,仍在繼續,新的英雄與傳奇,正踏著曆史的塵埃,緩緩走來......
喜歡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請大家收藏:()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