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司馬聃——從奶娃皇帝到"職場早退"的悲催打工人_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 > 第9章 司馬聃——從奶娃皇帝到"職場早退"的悲催打工人

第9章 司馬聃——從奶娃皇帝到"職場早退"的悲催打工人(1 / 2)

永和元年345年)深冬,建康城被細密的雨霧所籠罩,仿佛整個城市都被一層薄紗所覆蓋。冰冷的雨滴打在青石板路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卻無法掩蓋那壓抑而詭異的氣氛。

太極殿前,青銅仙鶴香爐吐出嫋嫋青煙,與潮濕的空氣交織在一起,緩緩升騰。煙霧在寒風中搖曳,時而凝聚成形狀奇特的雲霧,時而又飄散開來,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宮殿的滄桑與神秘。

當司禮太監那尖細刺耳的嗓音劃破寂靜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道通往龍椅的台階上。三歲的司馬聃被乳母顫巍巍地抱在懷中,他那稚嫩的小臉被厚厚的繈褓包裹著,隻露出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張望著四周。

司馬聃的身體還不及禦案高,那金絲繈褓裹著的小身子顯得格外嬌小。他身上穿著的明黃龍袍,繡著精美的十二章紋,長長的袍袖和下擺拖在地上,宛如一條沉重的枷鎖,束縛著這個小小的身軀。

或許是因為緊張或者害怕,司馬聃的小嘴微微張開,口水混著奶漬順著衣領緩緩流淌而下,在華麗的龍袍上暈開一片片深色的痕跡。這些痕跡與龍袍上的金色絲線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奇特的視覺效果,讓人不禁心生憐憫。

在這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褚太後滿臉慌張,手中的絲帕不停地擦拭著,仿佛要將這尷尬的局麵掩蓋過去。她強作鎮定,嘴角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對著滿朝文武說道:“諸位愛卿,陛下這是……這是龍涎賜福啊!”

然而,她的話音未落,王導之孫王彪之便憋紅了臉,實在忍不住了,壓低聲音對身旁的同僚調侃道:“依我看啊,應該趕緊傳尚衣局的人來,速速備換尿布才是!”

這句話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引起了陣陣漣漪。滿殿的公卿們再也憋不住了,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身形發顫,有的甚至笑出了眼淚。

這場荒唐的登基大典,就像是一場鬨劇,讓人啼笑皆非。然而,這又何嘗不是東晉朝堂的真實寫照呢?在這個看似繁華的時代背後,隱藏著無數的內憂外患。

北方的前秦,在苻健的治理下,推行“胡漢分治”政策,使得關隴地區的農業生產逐漸恢複,國力日益增強。而前燕的慕容皝則在遼東地區厲兵秣馬,鑄造兵器,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

相比之下,南方的東晉內部則顯得有些混亂不堪。世家大族們醉心於鬥富和清談,對國家大事毫不關心。琅琊王氏的子弟們用西域琉璃盞來飲五石散,陳郡謝氏則在烏衣巷舉辦詩文酒會,縱情聲色。他們全然不顧長江防線的軍備鬆弛,國家的命運就這樣在這荒誕的氛圍中悄然流轉。

一、穿開襠褲上朝的"人間幼崽"

特製的檀木龍椅被雕琢成了小獸的模樣,仿佛在威嚴的朝堂之上增添了一絲俏皮。龍椅上鑲嵌的夜明珠在司馬聃把玩撥浪鼓時閃爍不定,宛如夜空中的繁星點點。

每當早朝時分,年幼的皇帝總是會將奏章撕成碎片,然後像雪花一樣拋灑在空中。那些紙張在空中飛舞,如同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最後緩緩飄落。司馬聃則會開心地看著這一幕,笑聲在朝堂上回蕩。

有一次,太傅殷浩正在彙報軍情,他提到前秦苻健修築長城並屯兵的事情。然而,司馬聃突然打斷了他,將自己啃得發亮的乳牙膠擲了出去,喊道:“殷叔叔,我要聽《田螺姑娘》!”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群臣們都不禁笑出聲來,原本嚴肅的朝堂氣氛瞬間變得輕鬆起來。而殷浩則有些尷尬地彎腰去拾起那個乳牙膠,當他直起身子時,卻發現笏板上的墨跡已經被口水暈染成了一團墨雲,看起來頗為滑稽。

在褚太後垂簾聽政的日子裡,太極殿裡時常會上演一些荒誕不經的鬨劇。有一天,當太後和大臣們正在商議如何處理荊州流民暴動的奏折時,小皇帝司馬聃突然像發現了什麼新奇的東西一樣,一把抓住那份奏折,然後毫不猶豫地塞進了自己的嘴裡。

太後見狀,嚇得臉色煞白,急忙伸手去搶奪那份奏折。然而,已經太遲了,司馬聃已經把奏折咬得緊緊的,腮幫子鼓鼓囊囊的,還含糊不清地嘟囔著:“甜滋滋的!”

眾人都驚愕地看著這一幕,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太後更是又急又氣,她瞪大眼睛看著司馬聃,隻見他的嘴角還掛著一些碎屑,顯然是把奏折當成了某種美味的食物。

過了好一會兒,太後才回過神來,她紅著臉對群臣解釋道:“陛下這是……這是在查驗文書的真偽呢!”她的聲音有些發顫,顯然是對這個解釋也沒有太多的底氣。

大臣們麵麵相覷,心中暗自叫苦,但也不好當麵反駁太後的話。於是,這場關於流民暴動的討論就這樣在一片尷尬的氣氛中草草結束了。

然而,這還不是最離譜的事情。不久之後,高句麗的使者前來拜見,司馬聃被太後帶到殿上接見。當使者向司馬聃行禮時,司馬聃突然指著使者頭上的烏紗帽,哈哈大笑起來:“哈哈,你看他的帽子,像不像戴了一隻大黑鍋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突如其來的笑聲讓整個朝堂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使者們一臉驚愕,不知道這個小皇帝為什麼會突然說出這樣的話。而翻譯官則是滿頭大汗,他拚命地想要把司馬聃的話圓過去,於是結結巴巴地說道:“陛……陛下的意思是,貴國的烏紗帽猶如鼎器之尊,莊嚴肅穆,令人敬仰……”

好不容易,這場外交會見在翻譯官的努力下總算沒有徹底搞砸。但從此以後,司馬聃的“童言無忌”卻成了宮廷內外的笑談。

在這看似鬨劇的背後,東晉的政治局勢正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操控著一般,發生著微妙而深刻的變化。各地的流民起義如燎原之火般此起彼伏,給東晉政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些流民們流離失所,生活困苦不堪,他們對東晉朝廷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終於爆發成了一場又一場的起義。

益州地區的成漢政權雖然日漸衰落,但它依然對東晉的西南邊境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成漢政權與東晉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雙方之間時常發生衝突和戰爭。儘管成漢政權的實力已大不如前,但它仍然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足以對東晉的邊境安全造成威脅。

而在東晉朝廷內部,各方勢力為了爭奪權力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明爭暗鬥。官員們勾心鬥角,互相傾軋,政治鬥爭異常殘酷。在這樣的環境下,懵懂無知的司馬聃就這樣被卷入了這複雜的政治漩渦之中,成為了各方勢力博弈的背景板。他年紀尚小,對朝廷中的權力鬥爭一無所知,卻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二、被權臣當玩具的"提線木偶"

永和二年346年),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司馬聃正在禦花園中愉快地追逐著一隻可愛的白兔。他像個孩子一樣,充滿了天真和好奇,完全沒有意識到一場重大的戰役正在遠方激烈地進行著。

與此同時,荊州都督桓溫正率領著一萬餘名精兵,沿著長江逆流而上。他以“戰機稍縱即逝”為理由,毫不猶豫地決定出兵西征成漢,甚至沒有等待朝廷的正式許可。這一決定充滿了冒險和不確定性,但桓溫堅信自己的判斷和勇氣能夠帶來勝利。

在決定性的笮橋之戰中,戰場上殺聲震天,喊殺聲此起彼伏。桓溫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但突然間,他的坐騎突然中箭,受到驚嚇後狂奔不止。這一變故讓桓溫陷入了危險之中,而此時擊鼓兵卻因為緊張和混亂,誤將撤退鼓擊成了進軍鼓。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誤擊竟然引發了晉軍的士氣大振。士兵們誤以為是進攻的信號,紛紛奮勇向前,殺得敵軍措手不及。在一片混亂中,晉軍竟然奇跡般地扭轉了戰局,最終取得了勝利。

次年三月,成漢後主李勢眼見大勢已去,隻得無奈地脫光上衣,袒露著上身出城投降。桓溫用囚車將李勢押送回建康,這場以少勝多的奇襲戰,讓桓溫的聲望如日中天,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而此時的司馬聃,終於得知了桓溫西征的戰報。他驚訝地發現,這位權臣竟然如此果敢和決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果。這是司馬聃第一次真正見識到桓溫的雷霆手段,也讓他對這位權臣有了更深的認識。

桓溫每次入朝,其身後的三千鐵甲軍步伐整齊劃一,猶如雷霆萬鈞,每一步都仿佛能引起地動山搖。他們的腳步聲如同戰鼓一般,震耳欲聾,使得朱雀門的銅釘都嗡嗡作響,仿佛在顫抖。

永和十年354年),桓溫高舉“克複中原”的大旗,率領四萬晉軍浩浩蕩蕩地發動了第一次北伐。這支軍隊士氣高昂,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敵軍望風披靡。在藍田,晉軍與前秦軍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戰。雙方短兵相接,殺聲震天,戰場上血流成河。

然而,就在大軍逼近長安,勝利在望之際,桓溫卻突然下令退兵。原來,他忌憚糧草不濟,擔心繼續前進會陷入絕境。於是,他不顧將士們的反對,毅然決然地率領大軍撤回。

據《晉書》記載,當晉軍撤軍時,關中百姓紛紛夾道痛哭。他們原本對桓溫的北伐寄予厚望,希望能夠重歸晉朝的統治。然而,如今桓溫卻如此輕易地放棄,讓他們深感失望和絕望。百姓們哭喊道:“不圖今日複見官軍,奈何一旦複舍而去!”

而遠在洛陽的司馬聃,當他捧著洛陽失守的戰報時,心中的憤怒和失望如火山一般噴湧而出。他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將案頭的博山爐一腳踢翻。爐中的香料散落一地,青煙繚繞,仿佛在訴說著他的悲憤。司馬聃對著虛空嘶吼道:“桓溫誤國!”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眾人皆屏息凝神,不敢發出一絲聲響。桓溫站在殿中央,他的身影高大而威嚴,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他手中緊握著一卷詔書,上麵赫然寫著“庚戌土斷”四個字。


最新小说: 呼吸好像是為了going我 我的真實模擬遊戲 驚!我的心理醫生是童話王子 黑暗!光明 死遁歸來,攻略的五個瘋批爭紅眼 枕中二十一克 1959:狗子打野太猛讓我家天天吃肉 權勢巔峰:從省紀委秘書開始 撿漏我是認真的,空間裡全是帝王綠 絕美校花的超級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