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馮跋的“反腐行動”更是一絕。他常常喬裝成普通老百姓,悄悄上街溜達,觀察官員們的行為舉止。
有一次,他看到一個縣令正在欺壓百姓,當即怒不可遏。他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當場亮明自己的身份,大聲喝道:“來人啊,把這個貪官的官服給我扒了,讓他去田裡插秧!”
那縣令嚇得臉色慘白,雙腿發軟,直接癱倒在地。周圍的百姓們則紛紛拍手叫好,對馮跋的果斷和公正讚不絕口。
而對於那些清正廉潔的官員,馮跋則毫不吝嗇地給予讚揚和獎勵。他會親自送上一麵錦旗,上麵寫著“人民好公仆”,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有一次,馮跋微服私訪到一戶農戶家中。那家的老太太並不認識他,見到他後,便拉著他哭訴賦稅太重,生活艱難。馮跋聽後,心中十分不忍,他拍著胸脯保證道:“大娘放心,明天我就下令減稅!”
老太太聽了,激動得熱淚盈眶,連連道謝。而馮跋也從這次經曆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百姓的生活狀況才是國家治理的關鍵所在。"這份對百姓的關愛,讓他在民間贏得了極高的威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宮生活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啊!皇後孫氏可是他的結發妻子呢,想當年他們倆一起要飯,那可真是患難與共的夫妻啊!在最艱難的日子裡,孫氏總是把僅有的食物留給馮跋,自己卻餓著肚子。這份深情厚意,馮跋又怎麼能忘記呢?
所以啊,馮跋登基之後,孫氏還是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揪著他的耳朵,嬌嗔地說:“馮跋!聽說你要納妃子啦?”馮跋見狀,立刻賠著笑臉,趕忙解釋道:“哪能呢!這輩子我就你一個老婆,絕對不會再納彆人的!”說完,還不忘在孫氏的臉頰上親一口,逗得孫氏咯咯直笑。
這對夫妻啊,可真是有趣!他們經常會坐在皇宮門口,和過往的百姓們嘮嘮家常,就像普通人家的夫妻一樣。百姓們也都特彆喜歡這對“皇城夫妻店”,覺得他們特彆親切。
隻可惜,好景不長,孫氏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在馮跋登基後的第五年,她終究還是沒能扛過去,因病去世了。這對馮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悲痛欲絕,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悲傷之中,連處理政務都變得心不在焉起來。
不過,有一天,馮跋突然想起了自己和孫氏曾經的誓言,他們要一起讓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這個誓言,就像一道閃電,劃破了他心頭的陰霾。他終於重新振作起來,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國家的治理中去。
在治國理政的道路上,馮跋可謂是如履薄冰,但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果敢,一步步地將國家引向繁榮昌盛。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名叫王猛的謀士走進了他的視野。
王猛雖然出身寒門,但他的才智和謀略卻遠超常人。他深知國家發展的關鍵在於農業,因此向馮跋提出了一係列發展農業的建議,如開墾荒地、改進灌溉技術等。同時,他還主張興修水利,以保障農田的灌溉和防洪。此外,王猛對整頓吏治也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隻有建立一個廉潔高效的官僚體係,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
馮跋對王猛的這些建議深感認同,他覺得王猛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那個能助他成就大業的人。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將王猛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對他委以重任。
然而,王猛的改革舉措卻觸動了一些貴族的利益。這些貴族們平日裡養尊處優,對王猛的改革措施自然是百般阻撓。他們暗中勾結,企圖通過各種手段陷害王猛,讓他無法繼續推行改革。
馮跋很快就察覺到了這些貴族們的陰謀,他深知王猛的改革對於國家的重要性,絕不能讓這些貴族得逞。於是,他力排眾議,堅定地站在了王猛這一邊,保護他免受那些貴族的迫害。不僅如此,馮跋還對那些陰謀陷害王猛的貴族們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王猛對馮跋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他發誓要更加儘心儘力地輔佐馮跋,為國家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北燕的農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水利設施日益完善,吏治也逐漸清明。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
在馮跋和王猛的共同治理下,北燕逐漸走向繁榮,成為了當時北方地區的一個強國。
三、夾縫中的"和平外交"
麵對北魏和柔然這兩個強大的敵人,馮跋巧妙地運用起了“平衡術”。北魏太武帝派使者前來恐嚇,威脅他說:“識相的話就趕緊投降吧!”然而,馮跋卻毫不畏懼,他麵帶微笑地回複道:“太武帝您英明神武,我這小小的地方,恐怕入不了您的法眼啊!”
與此同時,馮跋轉身又給柔然可汗送去了一批美女,並附上一封信,信中寫道:“咱們可是好鄰居呢,以後要常來常往啊!”就這樣,他在北魏和柔然之間遊刃有餘,兩邊都被他哄得暈頭轉向,竟然在幾十年間都沒有對他發動攻擊。
不過,最讓人覺得好笑的還是他與東晉之間的那場“貿易戰”。馮跋派遣使者用馬匹去交換江南的茶葉和絲綢,可誰知東晉的官員們竟然趁機抬高價格,還嘲諷道:“北燕的窮鬼們,買不起就彆買了!”這可把馮跋氣得夠嗆,他怒拍桌子,大罵道:“居然敢如此瞧不起人!”
然而,馮跋畢竟是個機智過人的人,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將遼東的特產——人參和貂皮,大量地運到西域去銷售,結果大獲成功,賺得盆滿缽滿。當東晉的官員們意識到自己的失誤時,已經太晚了,他們懊悔不已,腸子都悔青了,隻能感歎道:“真是失策啊!竟然讓這小子鑽了空子!”
在外交過程中,馮跋遇到了一位特彆的女子——阿依娜。她是柔然可汗為了與北燕交好而送來的和親公主。阿依娜不僅容貌姣好,而且性格豪爽,令人印象深刻。
初次見麵,阿依娜便對馮跋一見鐘情。她被馮跋的英俊外表和聰明才智所吸引,心中暗生情愫。然而,馮跋的心中卻隻有已故的孫氏,對阿依娜的感情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儘管如此,阿依娜並沒有輕易放棄。她知道感情需要時間去培養,於是她決定努力學習北燕的文化和禮儀,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更好地了解馮跋,也讓自己更接近他。
在阿依娜的努力下,她逐漸適應了北燕的生活,並與馮跋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她的聰明和善良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包括馮跋身邊的人。
在阿依娜的幫助下,北燕與柔然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和穩固。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這一切都讓阿依娜感到欣慰,因為她知道自己為兩國的友好做出了貢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阿依娜也漸漸明白,無論她怎樣努力,馮跋心中的孫氏始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她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永遠無法得到馮跋的愛情。
最終,阿依娜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回到柔然。雖然她心中充滿了不舍和痛苦,但她知道這是最好的選擇。她希望馮跋能夠幸福,而她自己也需要回到故鄉,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阿依娜帶著滿心的遺憾和對馮跋的祝福,踏上了歸程。這段單戀雖然沒有結果,但它在阿依娜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成為她人生中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曆。
四、溫情落幕的逆襲童話
太平二十二年,馮跋病重臥床。他拉著太子馮翼的手:"記住,要對百姓好..."話沒說完,寵妃宋氏突然發動政變。宋氏一直嫉妒皇後孫氏在馮跋心中的地位,也渴望自己的兒子能登上皇位。她趁馮跋病重,勾結親信,企圖控製皇宮。關鍵時刻,弟弟馮弘帶兵衝進皇宮:"嫂子,彆折騰了!"宋氏尖叫:"你敢造反?"馮弘翻白眼:"就敢!"這場鬨劇以馮弘登基告終,但他遵守哥哥的遺願,繼續推行仁政。
馮跋的一生,在十六國那個動蕩不安、充滿戰亂和殺戮的亂世中,宛如一個獨特的“異類”。他與其他野心勃勃、渴望開疆拓土的帝王截然不同,他心中並沒有那種對權力和領土的無儘貪欲。相反,他的願望異常簡單而純粹——隻是希望百姓們能夠吃飽穿暖,過上安穩的生活。
當其他皇帝們忙於爭奪天下霸權,展開一場場血腥殘酷的戰爭時,馮跋卻在皇宮的庭院裡悠然自得地種植著白菜。他親自下地勞作,感受著泥土的氣息,看著嫩綠的菜苗茁壯成長,仿佛這比征服一片廣袤的疆土更能讓他感到滿足和快樂。
而當權臣們在宮廷中勾心鬥角、明爭暗鬥時,馮跋卻與他的皇後一起,靜靜地坐在陽光下,閒聊著家常瑣事。他們的笑聲在皇宮中回蕩,沒有絲毫的權謀算計,隻有夫妻間的溫馨和融洽。
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以他最質樸、最真實的方式,書寫了一段溫暖人心的逆襲童話。在那個五胡十六國的血腥曆史長河中,他的存在就像一道明亮的光,穿透了黑暗的雲層,為人們帶來了一絲難得的溫柔和希望。
他的故事不僅僅是個人的傳奇,更是亂世中人性光輝的閃耀。在那個充滿暴力和混亂的時代,馮跋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總有人能夠堅守著內心的善良與正義,為百姓們撐起一片小小的安寧之地。他的一生,就像一首寧靜的詩篇,在曆史的喧囂中,默默地訴說著人性的美好與堅韌。
喜歡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請大家收藏:()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