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治的溫柔與倔強 武媚娘的宮闈突圍戰_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 > 第8章 李治的溫柔與倔強 武媚娘的宮闈突圍戰

第8章 李治的溫柔與倔強 武媚娘的宮闈突圍戰(1 / 2)

且說那李世民,他在貞觀年間,將大唐治理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啊!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真可謂是太平盛世。然而,這看似完美的局麵背後,卻隱藏著一個讓李世民頗為頭疼的問題——太子廢立。

這太子之位,可是關乎著大唐未來的國運啊!李世民自然不敢有絲毫馬虎。他左思右想,反複斟酌,最終還是決定將性格溫和的李治推上太子之位。

而此時的武媚娘,年僅十四歲,卻已入宮多時。她就像一隻潛伏在深宮中的小豹子,雖然年紀尚小,但那雙眼睛卻格外明亮,仿佛能洞悉這宮中的一切。她靜靜地觀察著周圍的人和事,小心翼翼地探索著這個充滿機遇與危險的世界。

這長安城的紅牆綠瓦之下,一場新的風雲際會,正在緩慢而堅定地展開。誰也不知道,這個看似柔弱的武媚娘,將會在這風起雲湧的宮廷鬥爭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一、太子李治的隱秘心事:深宮裡的青澀情愫

貞觀末年,歲月如梭,李世民的身體狀況逐漸走下坡路,時常臥病在床。作為太子的李治,肩負著照顧父親的重任,每日都會前往病床前侍奉,儘自己的孝道。

在這個過程中,李治與負責照料皇帝起居的武才人有了更多的接觸機會。那時的李治,年紀尚輕,不過二十出頭,性格溫柔靦腆,宛如春日裡的微風,和煦而宜人。而武媚娘,雖然隻是一個才人,但她的眉眼間卻透露出一種英氣,令人難以忽視。

有一天,李治在侍奉父親時,不慎打翻了藥碗,滾燙的藥汁濺灑一地。他頓時慌了神,手忙腳亂地想要收拾殘局,卻越忙越亂。就在這時,武媚娘快步走來,她的動作優雅而從容,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武媚娘取來一塊抹布,輕輕擦拭著地上的藥漬,同時柔聲安慰道:“太子殿下莫急,這點小事交給我便好。”李治聞言,臉上的紅暈愈發明顯,他結結巴巴地回應道:“有勞武才人,是我太不小心了。”

兩人的目光在不經意間交彙,那一刻,時間似乎都凝固了。李治隻覺得自己的心跳如雷,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一般。而武媚娘的眼眸,宛如深潭,讓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氛圍,仿佛連呼吸都變得有些困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治愈發覺得自己對武媚娘的感情如同洶湧的波濤一般,難以遏製。每一次與她相處,他都能感受到內心深處的喜悅和滿足,但同時也被宮廷的規矩和禮儀所束縛,讓他無法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終於,在一個寂靜的夜晚,當四下無人時,李治鼓起了生平最大的勇氣,走到了武媚娘的麵前。月光如水灑在他們身上,使得周圍的一切都顯得格外寧靜。

李治深吸一口氣,凝視著武媚娘,輕聲說道:“武才人,自從與你相識以來,我心中充滿了歡喜。然而,這宮廷的規矩卻如同一座高牆,將我們分隔開來……”他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透露出內心的不安和無奈。

武媚娘靜靜地站在那裡,低垂著眼簾,似乎在沉思著什麼。她的美麗在月光下更顯得如夢似幻,讓人不禁為之傾倒。過了一會兒,她緩緩抬起頭,目光與李治交彙,然後用一種略帶羞澀的語氣說道:“殿下,妾身不過是一個卑微的宮人,怎敢有非分之想呢?妾身隻願能儘心侍奉殿下,以報殿下的知遇之恩。”

這番話,表麵上看是武媚娘的婉拒,但實際上卻在李治的心中種下了更深的牽掛。他聽出了武媚娘話中的深意,知道她並非對自己毫無感覺,隻是因為宮廷的束縛而不敢表露真心。這讓李治對她的感情愈發深厚,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突破這道高牆的決心。

而此時此刻,病榻之上的李世民,麵色蒼白如紙,身體虛弱不堪。他的目光緩緩地落在了兒子李治和武才人之間,那若有若無的情愫,讓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不安。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強打起精神,喚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匆匆趕來,見李世民如此模樣,心中不禁一緊,趕忙上前請安。

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長孫無忌靠近一些,然後用虛弱的聲音說道:“無忌啊,治兒這孩子,性子太軟了些。朕擔心他日後難以駕馭那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啊。”

長孫無忌連忙寬慰道:“陛下,太子殿下仁厚善良,此乃難得的品質。況且,他自幼聰慧,又有陛下悉心教導,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李世民微微搖頭,歎息道:“話雖如此,可朕還是放心不下。還有那武才人,朕總覺得她不簡單啊。”

長孫無忌心中一動,他自然明白李世民所指何事。然而,他還是故作鎮定地說:“陛下,武才人不過是個小小宮人,能有多大能耐?陛下不必為此憂心。”

李世民沉默片刻,終究還是無力地揮了揮手,道:“罷了,罷了,朕如今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說罷,他緩緩閉上了雙眼,似乎想要稍作歇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武媚娘的感業寺歲月:蟄伏中的絕地反擊

公元649年,一代雄主李世民駕崩,整個大唐王朝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然而,宮廷的規矩卻無情地將沒有子女的武媚娘送到了感業寺,讓她削發為尼,從此與青燈古佛為伴。

當武媚娘踏入寺廟的那一刻,她那美麗而堅毅的目光掃視著周圍的一切。寺廟的寧靜和肅穆並沒有讓她屈服,反而激起了她內心深處的不甘和決心。她緊緊地攥起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仿佛要將所有的不甘都凝聚在這小小的拳頭裡。

在心中,武媚娘暗暗發誓:“我絕不會一輩子困在這裡!”這個誓言如同燃燒的火焰,照亮了她黑暗的前路。

在感業寺的日子裡,武媚娘每天都要乾著粗活,挑水、掃地、洗衣,這些繁重的勞動讓她的雙手磨出了厚厚的繭子。與她一同出家的宮女們都唉聲歎氣,抱怨著命運的不公,而武媚娘卻總是眼神堅定,似乎這些苦難並不能打倒她。

有一天,一個小尼姑忍不住問她:“武姐姐,你為何還這般有精氣神?難道你真的相信自己能夠離開這裡嗎?”武媚娘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種自信和不屈,她說:“隻要心中有盼頭,總會有出路的。”

與此同時,剛剛登上皇位的李治,雖然忙碌於處理朝政,但他的心中卻始終無法忘記武媚娘。每當他對著李世民的畫像發呆時,父親臨終前的擔憂便會湧上心頭,而與武媚娘相處的點點滴滴也會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他的心中充滿了糾結,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這份感情。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五月,陽光明媚,微風拂麵。這一天,是李世民的周年忌日,整個長安城都彌漫著莊嚴肅穆的氛圍。李治身著素服,帶領著一群侍從,緩緩地走向感業寺。

感業寺內,香煙繚繞,誦經聲此起彼伏。李治踏入寺門,心情沉重地穿過庭院,來到大雄寶殿。他虔誠地在佛像前上香,然後默默地祈禱。

就在這時,李治突然感覺到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抬起頭,與那道目光交彙,瞬間,他的心跳加速,眼眶濕潤了。

那是武媚娘,她站在不遠處,一身素衣,卻難掩其清麗脫俗的氣質。她的眼中噙滿了淚水,深情地凝視著李治。

李治緩緩地走向武媚娘,兩人的距離越來越近,最終,他們麵對麵地站著,四目相對,千言萬語都在這一瞬間化作了無聲的默契。

武媚娘強忍著淚水,輕聲吟道:“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這首詩,道儘了她對李治的思念和哀怨。

李治聽著這首詩,心如刀絞。他再也無法控製自己的情感,猛地向前一步,緊緊地握住了武媚娘的手,說道:“媚娘,朕對不起你,讓你受苦了。”

武媚娘的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湧出,她順勢靠在李治的肩頭,抽泣著說:“隻要能再見殿下,再苦也值得。”

李治輕輕地撫摸著武媚娘的頭發,安慰道:“媚娘,朕一定會想辦法讓你回宮的,你再忍耐一下。”

兩人相擁而泣,周圍的人都被他們的深情所感動,紛紛轉過頭去,不忍打擾這對苦命鴛鴦。

這一幕,被李治的王皇後儘收眼底。她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如今在宮中的地位可謂是岌岌可危,不僅不受皇帝寵愛,而且至今尚未誕下子嗣,這讓她感到無比焦慮和憂愁。

正當王皇後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改變這一局麵時,她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如果能將武媚娘接入宮中,那麼不僅可以取悅皇帝,讓他對自己刮目相看,還能巧妙地利用武媚娘來對付那個備受寵愛的蕭淑妃,如此一來,豈不是一箭雙雕、一舉兩得?

想到這裡,王皇後的心情豁然開朗,她毫不猶豫地決定主動向李治提議這件事。於是,她麵帶微笑,溫柔地對李治說道:“陛下,臣妾見您對武才人念念不忘,想必是對她情深意重。既然如此,陛下何不將武才人接入宮中,這樣一來,陛下既能與她朝夕相處,也可解陛下相思之苦。”

李治聽聞此言,頓時喜出望外,他沒想到王皇後竟然如此善解人意,能夠理解他對武媚娘的思念之情。他滿心歡喜地看著王皇後,感激地說道:“皇後真是深明大義啊!朕對皇後的這番美意感激不儘!”

三、後宮風雲再起:王皇後、蕭淑妃與武媚娘的三角博弈

武媚娘再次踏入宮廷,身份已然不同往昔,如今的她已成為李治的庶妃。儘管如此,她心裡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依然低微,因此對王皇後百般討好,言辭謙卑地說道:“能有機會再次入宮,全仰仗皇後娘娘的眷顧與成全,媚娘感激涕零,願此生都能為娘娘效犬馬之勞。”

王皇後見武媚娘如此謙卑順從,心中頗為滿意,嘴角微揚,輕輕點頭應道:“隻要你能安分守己,聽從本宮的旨意,本宮自然不會虧待於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武媚娘的野心遠非表麵所見。她在王皇後身旁佯裝溫順乖巧,實則暗中觀察著宮廷中的一舉一動。沒過多久,她便敏銳地察覺到李治對蕭淑妃的寵愛正逐漸減少。

武媚娘深知機不可失,於是她看準時機,在李治麵前展現出自己溫柔解語的一麵。每當李治為朝政之事煩憂時,她總是輕聲細語地安慰道:“陛下切莫憂心,臣妾雖對國家大事一竅不通,但卻願意聆聽陛下的傾訴,為陛下分擔些許煩惱。”


最新小说: 天命浮沉錄:天玄之心 大宋第一極品小少爺 戰卒 母胎單身戀綜:宅女她擺爛爆紅 鬥羅之簽到女神就變強 從鬥破開始垂釣成神 陽光下的影子與影子下的浪漫 穿越到修仙世界裡當歌手 木葉之光 半島:說好一起當夢楠,你玩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