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也率領契丹騎兵,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可蒙古人和金國人的聯軍人數太多了,契丹騎兵們也損失慘重。
就在聯軍快要抵擋不住的時候,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是各地的義士趕來支援了!原來,各地的百姓們得知蒙古人和金國人聯手進攻大宋,都紛紛組織起來,組成了義士隊伍,趕來支援蘇雲卿。
義士們的到來,給大宋軍隊注入了新的力量。蘇雲卿見狀,立刻下令,發起反攻。大宋士兵們和義士們一起,朝著蒙古人和金國人的聯軍衝過去。蒙古人和金國人的聯軍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義士趕來支援,一下子慌了神,紛紛後退。
窩闊台和金國的皇帝看到聯軍後退了,心裡很是著急。他們下令,讓聯軍加強進攻,一定要攻破汴京城。可大宋士兵們和義士們士氣高昂,戰鬥力也很強,聯軍根本無法突破大宋的防線。
戰鬥持續了五天五夜,蒙古人和金國人的聯軍終於支撐不住,開始撤退。蘇雲卿率領士兵們和義士們,朝著聯軍追過去,斬殺了大量的聯軍士兵,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和糧草。
這場戰鬥,大宋軍隊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損失也很大。蘇雲卿看著滿地的屍體和傷員,心裡很是悲痛。她知道,這樣的戰鬥還會繼續,還會有更多的人犧牲,可她不能退縮,她必須堅持下去,守護大宋的江山和百姓。
回到汴京城後,蘇雲卿向宋寧宗稟報了戰鬥的情況。宋寧宗看著蘇雲卿身上的傷,心裡很是愧疚:“蘇將軍,辛苦你了。都是朕無能,沒能保護好大宋的百姓,讓你和士兵們受苦了。”
蘇雲卿搖了搖頭:“陛下,這不是您的錯。蒙古人和金國人太狡猾了,咱們現在的實力還不夠強大,想要徹底打敗他們,還需要時間。咱們現在應該儘快整頓軍隊,籌集糧草,同時聯絡更多的義士,讓他們加入咱們的隊伍,一起抵抗蒙古人和金國人。”
宋寧宗點了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朕會下令,讓各地的官員儘快籌集糧草和物資,支援軍隊。另外,朕還會派人去聯絡各地的義士,讓他們加入咱們的隊伍。”
接下來的幾年裡,蘇雲卿一直率領軍隊,跟蒙古人和金國人作戰。雖然多次取得勝利,但大宋的國力也越來越弱。陸風在一次戰鬥中,為了保護蘇雲卿,被蒙古人的亂箭射中,犧牲了。蘇雲卿得知消息後,悲痛欲絕,她抱著陸風的屍體,哭了整整一夜。
耶律大石也因為常年征戰,積勞成疾,去世了。契丹的騎兵們失去了首領,變得群龍無首,很多人都離開了,回到了契丹的草原。
大宋的處境越來越艱難。蒙古人和金國人的聯軍多次進攻大宋,占領了大宋的很多州縣。汴京城也被聯軍包圍了,糧草越來越少,士兵們和百姓們都麵臨著饑餓的威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寧宗看著大宋的江山一點點被聯軍占領,心裡很是絕望。他對蘇雲卿說:“蘇將軍,咱們大宋是不是真的要亡了?朕對不起大宋的列祖列宗,對不起大宋的百姓啊!”
蘇雲卿跪在宋寧宗麵前,淚流滿麵:“陛下,咱們不能放棄!隻要還有一口氣,咱們就要跟蒙古人和金國人拚到底!就算汴京城被攻破了,咱們還有其他的州縣,還有很多百姓支持咱們,咱們還可以繼續抵抗!”
可宋寧宗已經失去了信心,他搖了搖頭:“蘇將軍,朕累了。朕不想再打仗了,不想再看到百姓們受苦了。也許,向蒙古人稱臣,才是最好的選擇。”
蘇雲卿聽到這話,心裡一涼:“陛下!您不能這麼做!咱們大宋的百姓,從來就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們寧願戰死,也不願意向蒙古人稱臣!您要是向蒙古人稱臣,就對不起那些為了守護大宋而犧牲的士兵和百姓,對不起秦將軍!”
可宋寧宗已經下定了決心,他下令,讓蘇雲卿停止抵抗,準備向蒙古人和金國人投降。
蘇雲卿看著宋寧宗,心裡充滿了失望和悲痛。她知道,大宋的江山,就要毀在宋寧宗的手裡了。可她不能放棄,她要繼續抵抗,為了秦靖之,為了陸風,為了耶律大石,為了所有為了守護大宋而犧牲的人。
當天晚上,蘇雲卿率領一部分忠誠的士兵和義士,偷偷離開了汴京城,朝著南方逃去。她知道,南方還有很多州縣沒有被聯軍占領,還有很多百姓支持她,她可以在南方繼續組織軍隊,抵抗蒙古人和金國人。
宋寧宗得知蘇雲卿離開了汴京城,心裡很是愧疚,但他還是下令,打開汴京城的城門,向蒙古人和金國人投降。
蒙古人和金國人進入汴京城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汴京城的百姓們遭受了巨大的災難,很多人都被殺死,還有些人被俘虜,成為了蒙古人和金國人的奴隸。
蘇雲卿在南方組織了一支軍隊,繼續跟蒙古人和金國人作戰。她率領軍隊,先後收複了不少州縣,可蒙古人和金國人的勢力太強大了,蘇雲卿的軍隊損失也很大。
幾年後,蘇雲卿因為常年征戰,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她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就召來了身邊的將領,對他們說:“我不行了,以後抵抗蒙古人和金國人的重任,就交給你們了。你們一定要記住,咱們是大宋的子民,就算大宋的江山沒了,咱們也要繼續抵抗,不能讓蒙古人和金國人欺負咱們的百姓!”
將領們都哭著答應下來。沒過多久,蘇雲卿就去世了。她去世後,將領們按照她的遺願,把她葬在了秦靖之的墓旁。兩座墳墓靜靜地矗立在汴京城外的忠烈祠旁,旁邊是盛開的蘇花,仿佛在訴說著他們為了守護大宋而付出的一切。
蘇雲卿去世後,大宋的抵抗力量越來越弱。蒙古人最終滅了金國和西夏,然後集中力量進攻大宋。宋寧宗投降後,被蒙古人俘虜,押往蒙古草原。大宋的江山,最終還是落入了蒙古人的手中,結束了三百多年的統治。
可大宋的百姓們並沒有放棄抵抗。他們在各地組織義士隊伍,繼續跟蒙古人作戰,雖然多次失敗,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把蒙古人趕回老家,重建大宋的江山。
很多年後,在江南的一座小鎮上,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在給孩子們講蘇雲卿、秦靖之、陸風、耶律大石的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裡閃爍著崇拜的光芒。老人看著孩子們,笑著說:“孩子們,你們要記住,這些英雄們為了守護咱們的家園,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咱們不能忘記他們,要向他們學習,長大後,也要做一個愛國、勇敢的人,守護咱們的國家和百姓。”
孩子們齊聲回答:“我們記住了!我們要向英雄們學習,守護咱們的國家和百姓!”
陽光灑在小鎮上,溫暖而明亮。遠處的江南水鄉,風景如畫,仿佛在訴說著那些英雄們的故事,也在訴說著大宋百姓們永不放棄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像汴河畔的蘇花一樣,雖然經曆了風雨,但依然頑強地盛開著,永遠不會凋謝。
喜歡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請大家收藏:()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