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畝的農莊,隻能算是一個小村落,原本這處農莊隻是蔡鞗為了遊玩打獵置辦的農家樂。所以主宅建的足夠奢華,村莊結構也都是為主宅服務。
主宅打掃乾淨,趙妍兒便回了花廳,將徐寧和楊真兒叫到廳上,落座談話。
“這次出來,發現東京之外,沒什麼太平日子,咱們手下這些兵力,連小小曾頭市都敢為難咱們,我打算擴編一些護衛,你們覺得如何?”趙妍兒開口詢問。
徐寧立刻說道:“陛下欽命了我和楊指揮兩個指揮,就是許給殿下兩個指揮的護衛。隻是捧日軍沉屙日久,缺員嚴重,屬下隻能拉出這一百多號人。”
楊真兒也道:“捧日軍是禁軍中的上四軍之一,地位雖高,但也是外強中乾。據我多日觀察,咱們手下這些人雖然兵甲鮮明,看上去有些唬人。但若真上了陣仗,未必頂什麼用。”
楊真兒說得已經很客氣了,趙妍兒明白她的意思是手下這些都是繡花枕頭。於是說道:“所謂兩個指揮,咱們應該有多少兵將?”
徐寧立刻開口介紹,楊真兒也在一旁補充。
趙妍兒這才弄清自己手下隊伍。
捧日軍分左右兩廂。每廂下麵又設前後左右中五軍。徐寧和楊真兒一個掛名在後軍,一個掛名在左軍。
以後軍為例,後軍又分三個指揮,每指揮五百兵力。
指揮是禁軍的基礎單位,比如徐寧的指揮,全稱就是捧日軍左廂第七指揮,這第七指揮就是左廂排名。而楊真兒的第十指揮也是如此。
每個指揮的指揮使手下有五個都頭,每都頭統領一百人。都頭之下叫做隊將,每隊五十人。隊將手下叫做火長,每個火長管十名士兵。
所以粗略算下來,趙妍兒手下應該有一千禁軍聽用。隻是這個時代,軍士地位普遍不高。所謂禁軍,也是缺員嚴重,徐寧從京城帶出來的人甚至不足二百。
聽二人講了軍製,趙妍兒才道:“這段時間咱們就住在莊子上,徐寧負責招募兵員,真兒則負責訓練軍士。”
兩人領命,徐寧又說:“屬下二人平日護衛帝姬安全,此處還應選擇個可靠之人過來駐守。”
趙妍兒看了一眼楊真兒,問道:“楊家哥哥可願過來?”
說起哥哥,楊真兒忍不住笑道:“要是能領兵,一個口信他一日就能騎馬趕來。”
趙妍兒笑道:“倒不用著急,咱們徐徐發展就好。”
趙妍兒的想法很好,高築牆、廣積糧的道理她自然知道,可是時事卻沒有給她充足時間。
她隻在火莊住了兩夜,佘彥質便派人傳來訊息,東平城中有人出首舉告東平知府濫用職權、草菅人命、侵吞財產。
這正是趙妍兒和程萬裡公開撕破臉的計劃有了結果。
趙妍兒立刻帶著楊真兒,馬不停蹄的趕回了東平府通判公廨。
到了公廨,趙妍兒立刻開始了解案情。
出首的是位六旬老者,衣著破舊,卻也難掩身上氣質,一看就是原本富貴人家,現今家道中落。
這老者名叫李同德,原是東平府首富,家中良田生意無數,算是東平府的赫赫有名的道德鄉紳。
按照李同德的說法,程萬裡到任東平府知府後,先是對他禮遇有加。堂堂知府,不但經常邀請他飲宴,還時常為他介紹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