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聽信吳用計謀,兩人又議了細節。
吳用便出了宋江房間,去北山旱寨找楊誌。
踩著泥濘的山路,剛過了李逵把守的北山關隘,就碰見上山而來的楊誌。
楊誌樣子更加滄桑了幾分,路遇吳用,行禮問好。
吳用笑道:“我正去北山旱寨找楊頭領,沒想到卻在這裡遇上,合該我少走幾步路。”
楊誌沒想到吳用要找自己,忙問道:“軍師有何事?”
吳用道:“此處不是說話地方,不知楊頭領要去何處?”
楊誌道:“最近有些困倦,想去找安神醫開一些提神醒腦的藥劑。”
吳用道:“如此咱們便到山上我的書齋說話。”
楊誌自無不可。兩人又一同回了山頂。進了吳用書齋,自有使喚人給兩人拖了靴子烤火,一時之間,書齋中蔓延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味。
吳用飲了一口熱茶,試探著問道:“宋鐵上山後,總是暗示公明哥哥佘通判有招安咱們兄弟之意。不知楊頭領有何看法。”
楊誌認真看了吳用一眼,知道他是在試探自己。但對楊誌來說,這也是他發表意見的機會,於是楊誌說道:“占山為王,總不是長久之計。”
這話已經表明立場,吳用便道:“公明哥哥也是這種想法。”
楊誌立刻道:“梁山有公明哥哥為龍頭,乃是兄弟們的福氣。”
吳用又歎了口氣,說道:“隻是有些兄弟想法卻與咱們不同。怕是不願意招安。”
楊誌知道吳用說的是誰,於是道:“公明哥哥一聲令下,咱們弟兄怎會不從?”
吳用沒有說話,隻是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楊誌也沒說話,魯智深是如何逍遙快活的人物,若他不想招安,宋江還真未必能說服他。
楊誌又道:“智深師兄也是直性子,他認定的事情不好改變。”
吳用道:“所以才需要楊頭領這樣深受他看重的人多勸勸。”
楊誌道:“能勸動智深師兄的人不多,我的話師兄雖然能聽進去一些,但也不多。若論能勸師兄,我倒是覺得山上隻有三人。”
吳用道:“哪三人?”
楊誌解說道:“第一位便是林衝林教頭。他與智深師兄在東京就有舊交,論武藝也是惺惺相惜。林教頭說話,智深師兄能聽。”
吳用點頭認可:“林教頭確實算一位。”
楊誌又道:“林教頭之後,便是武鬆。我們同在二龍山,兩人無論是脾氣秉性,還是武藝氣力都甚是投緣。正是好漢惜好漢,英雄敬英雄。”
吳用又點點頭,道:“武鬆確實算一位。”
“還有一位就是史進史大郎。”楊誌道,“史大郎也是智深師兄舊識。二人又一同殺滅過悍匪,乃是真交情。”
吳用再度點頭肯定:“合計三位,確實是能勸動這和尚。”心中卻暗道:“早知這楊誌不善交際,現在看來正是如此,他點了三人,卻不說宋江哥哥能勸動魯智深,我若轉告,豈不是會讓哥哥心中不悅?”又想:“正是如此才好上當。”
楊誌卻是一片真心,說道:“我自會跟智深師兄說明道理,也會找武鬆、史進二位一同去勸。隻是和林衝不熟,不過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卻與我相熟……”
楊誌是真心在給吳用出主意,吳用卻道:“其他人倒不用楊頭領勸說。武鬆本就是公明哥哥單獨結拜的兄弟,與公明哥哥速來親厚。史進則是被公明哥哥救過性命。林教頭那邊自不必說。這三位請公明哥哥親自勸說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