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縣衙,趙開瑞正在和人喝茶,這個時候天氣已經很冷了,圍爐煮茶在大梁有錢和官宦人家非常流行。
有錢人用金壺,沒錢人用銅壺,不過這趙縣令用的是銅壺。
“秦文拜見大人。”進來的秦文一看,這裡不僅僅有趙開瑞,還有幾個人不認識。
“秦公子,快來,快來,請坐。”趙開瑞非常客氣,讓秦文入座。
“謝大人。”秦文也不客氣,直接就坐在趙開瑞的旁邊。
“秦公子,好久不見,一切安好嗎?”趙開瑞不經意地問道。
“回大人,托大人的福,一切安好。”
“我給你介紹下,這位是晉城的百川先生。”
秦文一聽,宿主的原記憶有百川先生的名字,那可是大文豪,也是值得敬仰的人,也是大梁的大學士,隻是自命清高,不願意參與這政治鬥爭,所以回到老家晉城,開了一個書院。
彆看著書院遠在晉城,可是名聲在大梁也是排上名次的,百川書院也是大梁八大書院之一,也是唯一私辦書院。
“秦文見過百川先生。”秦文對著百川先生一施禮。
百川先生對著秦文並沒說什麼,隻是淡淡問道:“秦公子,客氣。”
秦文一看就不爽,一個連朝廷都混不下去的人,還談什麼清高,但是今天來不是找茬的,是辦事的。
“這位是我們沛縣書院的遠景先生。”趙知縣繼續介紹道。
“秦文見過遠景先生。”
“你就是秦文,最近你的故事聽著還不少,隻是無緣相見。”遠景先生說道。
這遠景先生是個精瘦的老頭,為人隨和,也是大梁大學士,隻是站錯隊伍了,被貶到沛縣書院做山人。
“遠景先生謬讚了,我不過是普通百姓,做些為百姓的事情。”隨後對著趙開瑞說道:“趙大人,秦文有一事相求。”
“秦公子請講。”
“城西居民一直因為無水,所有的百姓生活起來極其不便,由於大部分街道又過於狹窄,也沒辦法使用水車,所以我想在那邊打一口井。”
“這,秦公子你也知道,沛縣雖然不算貧窮,但是縣裡早就去看過,有人看過,最起碼要一千兩銀子,主要是打不出水來呀。”趙開瑞為難地說道說道。
“大人,錢的事情您不必操心,我來出,隻是想改善下百姓的生活環境。”
“既然秦公子有心,我就代替西城的百姓感謝秦公子了。”
“不過,”趙開瑞頓了頓,又接著說,“如果秦公子打算收水費,需要經過縣衙的批準,還得請示州牧大人。”
秦文微微一笑道:“趙大人,我打井並不為了取水費,隻是為了周邊的百姓有水可用。”
“秦公子,你這份心,我開瑞佩服。”趙開瑞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大人過獎了,我隻是儘我所能而已。”秦文謙虛地回應。
“既然如此,你如果打井不收取水費,隻要縣衙蓋印即可,我這就讓師爺給秦公子辦理。”趙開瑞爽快地答應了秦文的請求。
“多謝大人。”秦文感激地說。
“不過,秦公子,打井這事,我得提醒你,可能會有一些麻煩。”趙開瑞突然嚴肅起來。
“麻煩?大人請講。”秦文眉頭微蹙,認真地聽著。
“城西那片地方,地勢複雜,而且之前也有過幾次打井失敗的先例。此外,還有些勢力可能不願意看到你在那裡做這樣的好事。”趙開瑞低聲說道。
“你說的是侯家?”秦文問道。
“不僅僅是侯家,還有其他的,不過有什麼事情我會派人過去的。”趙開瑞表示支持。
“那多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