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接下來我說說具體的事情,我們四合院呢,是個團結友愛的四合院,所以啊,一家有什麼困難的話,大家能幫就幫一下。”
閻埠貴的這話一出口,下麵的人也開始竊竊私語起來,這話說的沒什麼毛病。
“我呢和一大爺劉海中同誌,以及我們的前一大爺易中海同誌,合計了一下我們院子裡的貧困戶。
一共有三家,這三家平時呢並沒有怎麼找我們院子裡的人幫助,但是我們知道了肯定會不坐視不管。
所以接下來,我們要給這三家捐點錢或者糧什麼的,大家有多餘的就捐出來了點,也體現我們四合院的團結友愛。
爭取今年拿下文明四合院的稱號。
大家要知道這個文明四合院對於我們院子也是有好處的,畢竟不管哪個要嫁人或者娶媳婦的。
彆人一聽到說是文明四合院的,那麼把握是不是更大一些?”
閻埠貴說完之後,停了下來,喝了口水後,就坐了下來,要讓院子裡的大家有個準備,不然光他一個人在上麵說。
下麵的人都沒反應的話,實在是太尷尬了。
看著下麵的人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不過說的事情,很快就有些脫離了這個話題。
同樣坐在下麵的易中海站了起來,“各位,各位,這次呢,主要是想幫扶一下,我們院子裡的貧困戶。
其他的問題,之後我們再處理怎麼樣?”
易中海雖然人不怎麼樣,但是他在軋鋼廠裡好歹還是一個為數不多的七級工,所以說話還是有些份量的。
果然下麵的人也漸漸的停下了爭吵的聲音。
台上的劉海中,看到下麵的易中海還有這個聲望,不由有些暗暗感歎自己這次的事情辦的有些著急了。
接下來基本上是易中海控製了話語權,“事情呢,也很清楚,那就是前麵的張奶奶,一家一位老人帶著兩個小孫子。
中院的劉大爺,同樣是帶著兩個孫女,其他的家人也不在了。最後一個則是賈家了。”
一開始的兩人還算是貧困戶,不過最後的賈家是怎麼回事?一時之間,院子裡的人看向易中海的眼神有些古怪。
這賈家還真的是易中海特意提出來的,實際上這段時間賈東旭已經跟他借過兩次錢了,一次二十塊,一次十五塊,雖然是幾個月借的。
易中海覺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的話,自己還不知道要貼進去多少。
所以易中海就想著找院子裡的其他人來分擔一下,所以才會有他跟劉海中兩人提出捐款這件事情。
同時也是他試探著自己還能不能掌控四合院的一個目的。
靠在自家門邊的何雨柱總算是知道易中海這次要乾什麼了,估計也是像很多同人文裡麵寫的那樣,主要給賈家弄些錢財。
這時院子裡的一個住戶開口問出了自己的疑問,“易大爺,你說的張奶奶和劉大爺家的事情,我覺得沒問題。
但是你要說賈家沒錢這是不是有些過了?”
易中海看向了那個說話的人,這人不是軋鋼廠的,所以對他易中海並沒有什麼敬畏的心思,說起話來也不是很客氣。
易中海連忙說道,“哦,小秦啊,賈家的事情還真的有必要,這不剛生了孩子,在醫院用了不少的錢,而且現在的孩子也需要營養。
他們賈家呢,現在也就隻用東旭一個人上班賺錢,最重要的是,賈家隻有東旭一個人的口糧,糧食根本就不夠吃的。”
確實賈家隻有賈東旭一個人的城市戶口,孩子是隨著母親那邊走的,無論是賈張氏,還是秦懷如都因為農村的地並沒有遷到城裡來。
等到農村裡麵的地被集體種植後,他們也就失去了那些糧食,所以現在他們一家真的就是靠著賈東旭一個人的定量糧,其他的都是高價買的。
最主要的是賈家的糧食大多都是細糧,賈張氏這個人還吃不慣粗糧,這讓易中海很是惱火。
還好最後這件事情知道的人沒有幾個,易中海這才敢在會上說出來。
易中海的話剛說完,一直等著的賈張氏連忙哭訴起來,“你們不知道啊,我們一家的口糧不到半個月就沒有了,東旭現在的工資也沒有那麼多。
根本就不夠我們一家人的吃食,老天啊,你就救救我們家吧?”
賈張氏在哭喊的同時還偷眼瞄著院裡的其他人,如果仔細看的話,絕對可以看到,這個賈張氏可以說是光打雷不下雨的。
何雨柱隻是抽著煙,冷眼看著場上的這一場鬨劇,對於他來說,隻當是看了一場戲就好了。
這個叫做小秦的漢子許是被易中海說服了,或者是想到了賈張氏的潑辣,或者是其他什麼,他沒有再說話了。
易中海看著場上的人,心知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麼才能帶動下麵的這些人。
“這樣吧,我來帶個頭,三家第家我捐個十塊,你們自己量力就行了。”說完,他就從口袋裡麵拿出三十塊錢,分彆放在三個已經放好的箱子裡。
原本易中海隻想給賈家捐的,不過看現場的這個樣子,如果他隻給賈家一家捐,那麼今天他邀請劉海中,閻埠貴做這一場戲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劉海中看到易中海直截了當的就捐了三十塊,說實話,他很是肉疼,不過他身為院子裡的領導怎麼可能被易中海比下去呢。
“我也每家捐個十塊。”說著不顧自己媳婦和大兒子使的眼色,直接就拿出三十塊,分彆放進了三個箱子。
閻埠貴看著這兩人,一開始也沒說要捐那麼多,怎麼現在都拿出十塊來了呢。
不過還好,易中海為了說動閻埠貴給了他五塊錢,意思就是讓他分成三份都捐出去。
閻埠貴來到箱子邊,取出三塊錢,“大家都知道我呢工資隻有27塊5沒有那麼多錢,這樣,我一家捐個一塊。”
聽到閻埠貴說的話,下麵的人總算是平靜了下來,一開始易中海和劉海中兩人一人捐個10塊,讓這些人感覺到有些頭皮發麻。
這每家10塊,都趕得上他們一個月的工資了,當然不能這麼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