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被科技光芒籠罩的時代,張雯清宛如一位肩負重任的守望者,靜靜佇立在全息投影之前。那投影中呈現的地球,散發著迷人的蔚藍色光輝,然而,張雯清的目光卻緊緊鎖住海平麵上升的曲線,那如血般的紅線正一點點侵蝕著陸地的版圖,似是在無情宣告著科技浪潮下潛藏的危機。量子計算機散發的冷光,悄然映照出他鬢角的縷縷白發,那是三十年來第三次技術革命留下的深刻痕跡,仿佛每一根銀絲都訴說著科技發展曆程中的曲折與艱辛。
窗外,懸浮車流在黃昏如詩如畫的雲霞間川流不息,仿若銀河自天際傾瀉而下,絢爛奪目。可這看似繁華的景象,並未讓張雯清的眉頭稍有舒展,他深知,在這科技飛速發展的背後,隱藏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部長,國會關於《腦機接口倫理法案》的投票結果出來了。”助手那帶著金屬質感的聲音在靜謐的房間裡響起,打破了片刻的沉默,“反對票占比37,主要集中在南方農業州。”
張雯清神色一凜,緩緩按下暫停鍵,刹那間,投影中的地球凝固在那一瞬間,仿佛時間也在此刻靜止。他轉過身,白大褂的下擺輕輕掃過陳列櫃裡的地質錘,那是他年輕時在賀蘭山勘探時留下的珍貴紀念品。錘頭的銅鏽在燈光的映照下,泛著溫潤而古樸的光澤,恰似一塊凝固的血痂,承載著往昔歲月的回憶與傷痛。
“通知農業州代表,明天去他們的智能農場實地考察。”張雯清取下眼鏡,緩緩擦拭著鏡片,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然,“帶齊意識傳輸設備,讓他們親眼看看虛擬現實技術如何挽救鹽堿地。”
當夜幕如墨般籠罩大地,國會大廈陷入了一片寂靜。張雯清獨自沿著大理石走廊緩緩踱步,腳步聲在空曠的穹頂下回蕩,仿佛在與曆史的回聲交織。牆壁上曆代領導人的畫像靜靜注視著他,他們的眼神各不相同,有的飽含憂慮,似在擔憂著國家的未來;有的滿是期許,仿佛對他寄予了無限的厚望;還有的目光冷漠,仿佛在審視著他的每一個決策。
當張雯清走到第17任總統的畫像前,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駐足凝視。那是他父親的老友,曾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黑暗歲月裡,憑借著非凡的智慧與勇氣力挽狂瀾,拯救國家於水火之中。
“您當年麵對核冬天時,也像我這般無助嗎?”張雯清輕聲自語,聲音雖輕,卻仿佛在這寂靜的空間裡激起了層層漣漪。畫像中老人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時空的界限,落在他手中緊緊握著的政策簡報上,仿佛在給予他無聲的鼓勵與指引。
第二天,實地考察的現場氣氛緊張得如同拉緊的弓弦。農業州代表威爾遜戴著防輻射麵具,站在智能溫室前,臉上寫滿了不屑與質疑,他冷笑一聲,大聲說道:“部長閣下,我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能填飽肚子的糧食,而不是這些虛無縹緲、看不見摸不著的代碼!”
張雯清神色從容,他緩緩掀開防護服,露出手腕上的生物芯片,目光堅定地看著威爾遜,聲音沉穩而有力:“這是上周在您農場采集的土壤樣本分析。納米機器人已經成功修複了78的重金屬汙染,假以時日,您的小麥畝產必將恢複到戰前水平。”
威爾遜的麵具後傳來一陣粗重的呼吸聲,顯然內心正掀起波瀾。溫室裡,全息投影的麥苗在虛擬的暴雨中輕輕搖曳,每一片葉子都閃爍著神秘的數據光芒,仿佛在訴說著科技的神奇力量。張雯清知道,此刻在千裡之外的實驗室裡,真正的麥苗正在量子計算機精確的模擬環境中茁壯成長。
“這些技術救不了我們的靈魂。”威爾遜突然扯下麵具,露出左臉那觸目驚心的燒傷疤痕,情緒激動地吼道,“看看我的臉!這就是二十年前核汙染留下的傷痛!你們這些科學家總是信誓旦旦地說能控製風險,可結果呢?”
張雯清沉默了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沉痛。他緩緩從口袋裡掏出一個舊金屬盒,輕輕打開,裡麵靜靜躺著一塊帶著焦痕的地質錘碎片。他伸出指尖,輕輕撫過那粗糙的斷口,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這是1996年賀蘭山礦難的遺物。當時我的導師為了保護礦工,被無情地埋在井下整整三天。後來,我們憑借不懈的努力研發出生命探測儀,然而,卻在第二年的洪水救援中痛苦地發現,過度依賴技術讓我們忽略了基礎地質監測的重要性。”
他輕輕合上盒子,目光與威爾遜對視,眼神中滿是堅定與執著:“科技從不是萬能的,但如果我們就此放棄科技,那無疑是選擇了等死。我們必須在發展與反思中尋找平衡。”
當晚,政策研討會在熱烈而緊張的氛圍中拉開帷幕。張雯清站在台上,展示著最新的社會穩定指數模型。全息圖表上的數據清晰地顯示,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逐漸普及,青少年犯罪率下降了23,這無疑是科技帶來的積極影響;然而,令人擔憂的是,精神疾病發病率卻上升了18,這警示著科技發展背後隱藏的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們需要建立科技倫理審查委員會。”張雯清神情嚴肅,他調出賀蘭山生態修複的影像,語氣懇切地說道,“就如同當年治理黃河,不僅要疏通河道,確保水流順暢,更要加固堤壩,防範潛在的危機。我們在推動科技進步的同時,必須重視其對社會倫理和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
台下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然而,張雯清敏銳地注意到角落有個年輕議員在輕輕搖頭。散會後,他快步追上那個叫林夏的姑娘,微笑著問道:“對我的提案,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部長,您的模型雖然全麵,但卻忽略了人性這一關鍵因素。”林夏認真地遞上一份報告,表情凝重,“虛擬現實技術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的焦慮情緒,但長期沉浸其中,會讓人逐漸失去麵對真實世界的勇氣和能力。我們不能隻看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而忽視了它對人類精神層麵的潛在傷害。”
張雯清接過報告,仔細翻看著裡麵的腦電波圖譜,腦海中突然浮現出父親臨終前對他語重心長說的話:“小清,記住,科技隻是工具,絕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
他緩緩抬起頭,看向窗外。智能路燈正根據行人數量自動調節著亮度,遠處,意識傳輸塔那如柱的藍光刺破夜空,仿佛連接著天地,卻也在這寧靜的夜空中顯得有些刺眼。
“下周國會聽證會,我需要你的幫助。”張雯清將地質錘碎片輕輕放在林夏掌心,目光充滿信任,“帶上這個,告訴他們真正的平衡,在於懂得何時放手,何時前行,在科技與人性之間找到微妙的契合點。”
三個月後,張雯清再次站在了賀蘭山巔。曾經滿目瘡痍的賀蘭山,如今已在科技與生態修複的雙重努力下恢複了勃勃生機。智能傳感器巧妙地隱藏在岩石縫隙之中,如同忠誠的衛士,默默監測著每一絲細微的異常。
張雯清緩緩取下手腕上的生物芯片,毫不猶豫地扔進山澗。芯片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轉瞬消失在潺潺流水中。
“部長!”助手見狀,驚慌失措地跑來,臉上寫滿了擔憂,“您的健康數據......這可是關乎您身體狀況的重要信息啊!”
“該讓人類自己學會走路了。”張雯清目光堅定地望著遠處的城市,那裡的燈火不再是單一的冷光,而是點綴著溫暖的黃色光暈。他知道,那些新增的老式路燈,是市民們通過投票做出的選擇,代表著人們對傳統與真實的渴望。
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悄然滑落,將大地溫柔地包裹。張雯清靜靜地躺在星空下的草地上,頭頂,量子衛星的光芒與真正的星辰相互輝映,如夢如幻。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地質錘的斷口,在歲月的洗禮下,那曾經鋒利的邊緣已變得溫潤如玉,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滄桑與變遷。
【能量波動異常】
【維度穩定器請求接入】
【檢測到時空裂隙指數:0.0003】
沉睡的係統突然蘇醒,發出一連串急促的提示音。然而,張雯清隻是微微皺了皺眉頭,並未理會。他緩緩閉上眼睛,儘情感受著山風輕輕掠過耳畔,帶來青草與鬆針混合的清新氣息。這是真正的自然,沒有數據的乾擾,沒有代碼的喧囂,讓他的心靈得到了片刻的寧靜。
在意識逐漸沉入黑暗前的瞬間,他的腦海中仿佛又浮現出年輕時的自己,正站在賀蘭山那崎嶇的碎石坡上,手中的地質錘一下又一下地敲擊著岩石,清脆的聲音在群山間久久回蕩。那聲音,與此刻山澗潺潺的流水聲,奇妙地交織在一起,宛如一首悠揚的交響曲,奏響著他對未來的憧憬與期望。